大家好!我是杨二。欢迎你关注我,每天跟我一起学点有用的。
国庆假期到啦!杨二和你们一样也超级开心呀!
但是,你知道你的充电宝可能上不了飞机吗?
早在今年6月26号,中国民航局宣布,自6月28号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或被召回批次的充电宝上飞机。
相信之前坐过飞机的网友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实际上,从发布当天就开始执行了,而且执行力度似乎比通知上更加铁腕。
很多机场的安检口里堆满了成框的充电宝,这里的3C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数码3C,而是一种认证标准,全称叫做“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
这是我国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环保的产品实施的市场准入制度。
按照规定,没有通过3C认证的产品就不能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比如针对充电宝的3C认证中就规定,任何质量小于18kg,由锂电池供电的移动电源,都必须通过这两项国标中的各项测试。
等于是在国标的检测之外,又给出厂产品增加了一重消费者能够看得到成绩的加试。
那么既然有强制规定,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没有经过3C验证的充电宝呢?
这是因为3C验证并不针对所有的商品,而是一份不断增补的白名单。
早在2022年正式实施的时候,第一批3C认证的名录中,只有家电、汽车等19类132种产品。
比如油漆、陶瓷产品、汽车、玩具等等,都是在后面慢慢增补进名单里的。
而这次事件的主角 —— 充电宝,则直到2023的8月1号才被正式收入3C名录。
在收入目录后,市场监管总局给了一年的缓冲期,直到去年8月1号,开始强制规定充电宝的3C认证,所以在23年8月之前,你根本买不到有3C认证的充电宝。
原因很简单,充电宝不在认证名单里,没有对应的测试标准,当然也就没有办法做3C认证的测试。
而在去年8月后,几乎所有的正规厂商,包括罗马仕在内,也都在缓冲期结束前补上了3C验证。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除非你去特地找小作坊,不然很难买到不带3C验证的充电宝。
也就是说,你手上的充电宝过没过3C,很大概率上其实不在于充电宝厂商有没有良心,而是取决于买的够不够新。
正因为3C验证是国标的强制考试,所以你前年买的充电宝,完全有可能后来过了3C只是没达标。
是不是很有意思?
不过,在如今充电宝普遍爆雷的情形下,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对充电宝严格检查,这绝对是一件必要的事。
但在杨二看来,这次民航局根据3C认证,一刀切的操作还是有点太快、太猛、太简单了。
杨二无意批评安全面前的一刀切,但就算是一刀切,用3C做刀,切的也太不精准了一点。
一方面,具体到这次事件,被召回的充电宝并非都是没有3C认证的白牌。
相反,这些充电宝大多是印上了3C标志的行货,我同事手上就有一个印了3C认证的罗马仕。
用了很久了,似乎质量也没有问题,也没有自燃风险,至少在这个已经发生的事件里,并没有特别的联系。
另一方面,由于规定来得太猛太快,文件传达到执行层,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操作变形。
在微博上,就有博主抱怨,自己过安检的时候,被告知没有3C标志的相机,电池也不能带上飞机。
虽然机长很快就表示这并不符合规定精神,但博主也在之后回应,这确实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就在前不久,我自己刚也买了一款有3C认证的某品牌充电宝,最近也恰好因为测试流程的关系,被撤销了认证。
但是,有趣的来了!
这款充电宝并没有没有被直接召回,我在线上询问机场的工作人员怎么办。
机场工作人员的回答则是,充电宝上有3C标识,不超过100瓦时就可以随身携带。
那按照这个说法,如果我把它带去机场,真的很有可能把这个机身上有3C,但是实际已经没3C的漏网之鱼带上飞机。
保护绝对安全没错,但我也希望有更合理的规则,不至于让不合规的产品漏了网,而合规的产品却有理也走不通。
点亮【赞和推荐,再分享】,感恩遇见,谢谢你的支持。
<<往日精选>>
点名片↑“关注”↑,每天给您带来更有价值的阅读
关注杨二:一个不断深耕自己,不内耗且知足的长期主义者。专注分享成长、认知和商业思维,我的人生信条是:当知足凌驾于欲望之上,幸福会贯穿一生。
“被你喜欢,我很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