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基本情况
时间与地点:2025年6月30日晚,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二郎坪镇。
事件情况:因局地短时极端强降雨引发山洪,冲毁位于河道旁的在建项目施工板房,导致重大人员伤亡。
后果与损失:造成5人死亡、3人失联。
主要违规事实(初步查明):施工营地违规设置在行洪河道旁的低洼地带;在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后,未采取有效的应急避险和人员转移措施。
初步分析主要原因
直接原因:当地遭遇历史罕见的局地短时极端强降雨(3小时累计降雨量超225毫米),引发河水暴涨,形成山洪,是灾害的直接诱因。
根本原因:
①施工营地选址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紧邻河道设置于行洪区内的低洼地带,未与危险源保持安全距离。
②对极端天气预警信号响应不力,在气象部门已发布最高等级的暴雨红色预警后,项目现场管理人员思想麻痹,未引起足够重视,未启动应急预案。
③现场应急管理缺失,面对预警和可见的河水上涨,未能及时、果断、彻底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错失了避险时机。
责任认定与处理情况
截至目前,官方详细调查报告及责任追究情况尚未公布。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
事件主要教训与警示
①临时设施的选址是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必须坚决杜绝在山洪沟道、行洪河道、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高风险区域设置人员营地。
②气象预警是必须刚性执行的命令,绝不能流于形式。特别是高级别预警,必须与人员的提前、彻底转移形成直接联动,不得有任何侥幸心理。
③野外、临建设施的安全管理不能成为盲区,必须将其纳入项目整体安全管理体系,做到风险辨识、应急预案、临灾转移“三个全覆盖”。
发生暴雨怎样避险?
强降雨可能导致哪些次生灾害?
一起来学
↓↓↓
内容来源|应急管理部、大鹏新区应急管理局
编辑 | 林宏松
未来天气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