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晓琳
编辑 | 郑瑶
失眠治疗新药在国内启动商业化。
两款失眠新药开售
确定冲刺2025版医保
近日,卫材药业总裁冯艳辉称,卫材新一代失眠药物莱博雷生在电商平台首发当天销售8000余盒。
卫材莱博雷生和先声药业引进的同类药物达利雷生已在多地医院、药房和电商平台上架,被视为开启失眠治疗的新时代。
这两款药物的适应症均为治疗以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成人失眠患者。
与苯二氮卓类及非苯二氮卓类等传统失眠药物相比,两者通过抑制食欲素神经系统过度活跃来促进自然睡眠,而非传统镇静催眠药物的广谱抑制作用,避免了常见的次日嗜睡、记忆力受损等副作用(注:失眠患者需经专业医疗评估确认病因后方可考虑用药)。
9月初,达利雷生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8月,莱博雷生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标志着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类失眠药正式进入我国临床应用。
在未进入中国之前,莱博雷生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其中在日本本地销量最好,上市首年占失眠药新处方量25%,次年升至40%。目前,莱博雷生和达利雷生尚未纳入我国《药用类精神药品目录(2025年版)》中,未来有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不过,两款药物价格相对较高。以京东大药房为例,莱博雷生5mg*14片*2版的价格为498元,日均治疗价格约17.97元。达利雷生50mg*20片的价格为398元,日均治疗价格约19.9元。
两款药物均参与了今年的医保目录调整——在《通过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中,达利雷生和莱博雷生在列。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两款新药对市场影响较大,谈判难度处于中等,回看2024年国谈,成功率76%,平均降幅63%。
“雷生”家族还有默沙东研发的苏沃雷生和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扬子江药业的法赞雷生。前者于2014年获FDA批准,是全球首个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但遗憾的是其2023年被我国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且并未在我国上市。
后者已于今年1月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申请上市,扬子江药业表示将加快推进审评注册与产业化进程。近日,扬子江药业在2025世界睡眠大会上公布了法赞雷生Ⅲ期关键性临床研究成果,在提高睡眠效率、缩短入睡时长和改善夜间觉醒等方面,其数值改善幅度相较于其他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已公开的临床数据更为显著。
失眠治疗市场竞争格局改写?
当前全球失眠人数已超20亿,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有48.5%遭受睡眠困扰。十年前,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上涨的数据直接催生了规模庞大的“睡眠经济”。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睡眠健康产品创新及消费洞察报告》提到,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2616.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955.8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6586.8亿元。
赛柏蓝查询药渡数据库发现,我国适应症为“入睡和失眠障碍”的西药,已获批上市药物21个,处于申请上市1个、III期临床3个、II期临床4个,I期临床10个。
来源:药渡数据
销售端,适应症为“入睡和失眠障碍”的西药2024年在我国公立医院市场销售额为30.34亿元,2025Q1销售额为7.25亿元,其中酒石酸唑吡坦、佐匹克隆、艾司唑仑位居前三,销售额分别为1.85亿元、1.32亿元和0.93亿元。
中成药方面,我国“安神类”中成药共240个,功能主治为“失眠”的药物更高达347个。
佐力药业独家品种乌灵胶囊,早在2023年的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就已突破10亿销售大关,2024年又进一步增长12.64%,2025Q1乌灵胶囊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分别增长8.07%和6.24%。
另据米内网数据,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2024年中成药神经系统疾病用药销售额达138.6亿元,排名前三的除乌灵胶囊,还有养血清脑颗粒和疏肝解郁胶囊。
面对广阔市场,近期多家药企在积极布局中药失眠赛道。
在创新药研发端,亚宝药业于8月以2200万元,从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购得中药1.1类新药“柴芩宁神颗粒”的临床试验批件、专利权及相关技术资料。该药申请适应症为“失眠症伴焦虑症状”。
在产业链上游,九州通旗下九信中药上个月在河北赞皇县启动酸枣仁初加工项目奠基仪式。九信中药明确将该项目定位为“睡眠赛道”的战略支点,旨在强化睡眠赛道源头资源掌控能力,同时在销售端还将构建酸枣仁产销对接平台,拓展线上线下贸易渠道。
两款新药强势入局,失眠治疗市场火药味渐浓。
内容沟通:Xinmeitizhongxin-
商务合作:13810647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