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汉语中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

《成语》,此词条收录于10/11,仅供参考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又称为“成言”“陈言”“成辞”或“全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完整意义的固定词组,属于熟语的一种。

      中国的成语一词,在东汉已经出现;六朝时,它又被称为“陈言”“成辞”;到了宋代,又称“全语”“成语”;明清沿用至今。中国成语来源不一,有的来自神话,传说和寓言;有的来自诗文,戏曲和小说;有的来自历史传记、轶闻遗事和民俗谚语,有的来自其他渠道。而世界上有些成语源自古代西域佛经和近代西洋著作,也是按照汉语结构的特点定型了。成语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并列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述宾结构等多种结构,其范围有二字、三字、四字、短句和复句等多种类型,它能在句子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或做形容、比喻、夸张等修辞作用。

      成语是中国汉文化的一大特色,它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了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是民间的历史记忆,三言两语,内容丰富,是浓缩的历史精华片段,蕴含着百姓的憎爱情感,也成为大众的借鉴标尺。民众口口相传的中国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