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00 京东海外代购暂停?试试这些渠道购买仿制药!
V信【50051246】
特斯拉有什么魅力?为什么销量那么高?
贴一个相关链接
我买捷豹的时候,第一辆车,去试驾了一次,然后去 4S 店谈了两次,最后又托了人。
指导价 31.98万。
第一次去谈,这优惠那优惠,送记录仪送倒车影像,给我算了一个价格。
过了半个月再去,我表示贵,又给我重新算了一遍,除去之前答应送的东西,额外再送保养和水杯,价格比上一次便宜三千。
我外地人,又是第一次买车,不放心。
回公司,找领导,说了想买这个车,给领导看了4S 店给算的价格单,领导说让他朋友问问,他朋友认识这家 4S 店的人,如果价格不合适就带我去外地提。
没几天时间,还上班呢,领导喊我去提车,他朋友已经在店里谈着了。
最后提车,比我第二次来谈,又便宜了四千,多送一次保养,多送底盘装甲和脚垫后备箱垫,保险不用通过店里买,又省了两千。
我们在 4S 谈价格的时候,有人看车路过,销售都会压低声音,生怕另一位客户听见我们谈的内容。
提了车请领导和他朋友吃饭,三个人吃烧烤花了两千多,总体下来还是省了很多。
买特斯拉的时候,商场店,去试驾了一下,觉得可以,想谈谈价格,人直接打开电脑,告诉我自己选配置,然后下单就行了,全国一个价,保险哪里买都行。
那天店里还有一个人购车,销售说话不用避着人,大大方方讲。
卧槽,买车原来不用像菜市场那样斗智斗勇,可以像逛超市一样明码标价。
大家买的集采药品管不管用啊?
不用纠结医院账单,便宜的产品,大家都知道看溢价高的产品和总价。
止血棉650元/枚,出厂价3元/枚。
直肠吻合器2100/个,出厂价320元/个。
负压结扎枪1500/支,出厂价175元/支。
其他天价,几千,几万,大家可以试着补充。
对了所有手术,医院不动产和器械使用费,麻醉费,医生手术费,都是单收的。
混合痔内扎外剥医生手术费800元。
医院的医生们,你们太辛苦了,快辞职吧,让医学院临床博士硕士们,都来接你们的班吃苦。
最后说集采药效果,我爹前交通动脉瘤,行内镜微创手术后,最先找的医药公司兄弟,拿的拜耳阿司匹林,后来兄弟说,进口国产没多大区别,现在一直使用的国产药,没啥问题。
在国内通过哪些正规渠道购买多吉美比较可靠而且价格便宜?如何辨别药品真伪?
多吉美2025年哪里买价格最便宜?最近刚买过多吉美如今最便宜价格700元一盒!大家都是陶宝嗖:【桑陀舍迪瓦】,问他们购买,他们店铺品种比较齐全,价格也很公道。
在中国大陆购买多吉美(索拉非尼),以下渠道正规可靠,价格透明,适合不同预算需求:
第一,医保定点医院药房
如北京协和医院、上海肿瘤医院、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三甲医院。这些医院提供原研药(拜耳生产),医保报销后自付约5500元左右每盒,适合需要长期规范治疗的患者。
第二,DTP药房
如国大药房、益丰、大参林、老百姓等连锁药店。这些药房支持医保结算、处方审核和药师指导,部分门店还提供线上问诊与快递配送,价格与医院一致但服务更灵活。
第三,合规线上平台
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药师帮等。这些平台与DTP药房合作,支持电子处方上传和医保结算,适合异地患者或复购人群,药品来源清晰,物流安全。
第四,国产仿制药渠道
如江西山香药业的“利格思泰”和重庆药友的“迪凯美”,每盒价格在1800元至2200元之间,尚未纳入医保,需全额自费。适合预算有限的患者,疗效接近原研药。
第五,海外仿制药平台
如【桑陀舍迪瓦】等合规跨境平台,提供印度NATCO版本(200mg×120粒),价格约为800元至1500元每盒,覆盖一个月疗程,性价比高但不支持医保报销。
辨别药品真伪建议:
1. 保留医生处方、付款凭证和药品包装,核对生产批号、防伪码和有效期
2. 原研药包装应有拜耳公司标识,仿制药应有清晰的生产厂家信息
3. 使用药品追溯平台或扫码验证功能,如国家药监局“药品追溯码”系统
4. 避免通过社交平台、个人代购或无资质渠道购买,以防假药风险
5. 如有疑问,可联系药品生产商或授权代理机构核实渠道合法性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药,并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压和皮肤反应。如需进一步确认某一渠道或药品包装信息,我可以协助你逐项核查。
在带量采购背景下,如何选择高性价比仿制药研发品种?
我来分析下这几个药品。
没有专门调研,凭感觉说。可能不太准。
1.伏诺拉生。
新一代胃酸抑酸药物,按理说是很好的。这一代药物不像上一代拉唑那么多,只有凯普拉生、非苏拉生、替格拉生少数几个竞品,并且竞品们的销售都不错。
但是,伏诺拉生败就败在国内仿制太多,目前估计在研仿制药企业在50家以上。目前伏诺拉生还有个2026年的专利拦着,但等到26年专利到期后,国内瞬间会有几十家仿制上市。几十家抢集采名额,注定中标价格会压的极低。
所以这个项目已经不具备价值了。
2.依伏卡塞
它的前任西那卡塞已经证明了这个领域药物的市场价值,本身是不错的品种。
但是这个产品是OEB 4类,高活性药物。这使得它就存在生产条件受到很大制约的。如果能解决产线的问题,那么产品本身是不错的,也符合现在越来越受关注的肾病领域市场。
3.阿贝西利
不错的乳腺癌肿瘤药物,市场表现也不错,但是作为一个非细胞毒药物,本身的门槛不高。也就是说竞争对手不会少。
我没有专门研究过,但感觉阿贝西利好像不如奈拉替尼更受biotech们欢迎。奈拉替尼作为强辅助治疗药物可以和很多创新药联用,阿贝西利这方面没怎么看到介绍。
况且肿瘤药在中国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这个领域里玩家不是特别多,但是全部是国内的头部大牌企业,因此竞争尤为激烈。如果是新进入企业,在肿瘤领域的投入尤其要小心。
4.利那洛肽胶囊
作为GLP-1药物,绝大多数都是注射剂,做成口服固体制剂是有很大难度的。这个项目2019年就批准了,但是至今没有仿制上市,和它较大的研发难度应该有关。
利那洛肽在国内外也没有卖爆,没有形成司美格鲁肽那样的爆款效应,和其适应症也有很大关系。GLP-1+减肥才是现在市场上的制胜法宝。
这个项目值得做,但是难度很大。
5.布立西坦片
这个项目就别想了,以上5个项目里就这个我调研过。
国内11家完成BE的仿制药企业在那里等着,但大家不申报的原因是这在国内是个三类药。原研UCB在国内做完了临床试验,但是有钱任性,临床试验的钱花了但是没有在中国申报。
所以要做这个项目,就要做大临床。一群仿制药企业大眼瞪小眼,没有启动大临床的。万一花几千万做了大临床,原研又注册了怎么办,钱不是白花了么。
因此大家都在等,但已经等了好几年了,恐怕也很难等出结果。这个项目在国内基本就被搁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