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联大演讲被指充满对抗性,特朗普联大56分钟狂批联合国,无端指责中国!结果被中..

联合国讲坛上的指责声越刺耳,外交回应中的理性光芒就越耀眼。

9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了一场长达56分钟的演讲,这场原定仅15分钟的发言,最终变成了一场充满对抗性的“单边主义宣言”。

特朗普在演讲中猛烈批评联合国“只会写措辞强硬的信”,称这一国际组织“过时、无效”。他将矛头对准中国和印度,指责两国通过购买俄罗斯石油“资助乌克兰战争”,并呼吁各国对中印征收高额关税。

这场演讲被《纽约时报》和路透社等媒体指出包含大量虚假和误导性言论,一些美国媒体认为,特朗普的发言更像是在美国国会做国情咨文报告,而不是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

特朗普的联大演讲已引发全球热议。这场原定15分钟的演讲被他拖延至56分钟,内容充斥着自我吹嘘、对联合国的无情批评,以及对多国的指责。

特朗普在发言中首先自夸称美国进入“黄金时代”,并声称自己在执政八个月内结束了“七场战争”,甚至暗示自己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这种夸张的说法与事实相悖。国际社会的和平往往是多方长期努力的结果,例如阿富汗战争的结束,背后涉及多国的谈判与妥协,而非某一国家或个人的单方面成就。

更具争议的是,特朗普将矛头对准了联合国。他批评联合国“效率低下”“制造问题”,认为联合国是一个过时、无效的组织,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力。

特朗普对联合国的“无效”指控,显然忽略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实际贡献。联合国自成立以来一直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机构,其在调解冲突、维和行动等方面的成果不容忽视。

特朗普在演讲中将矛头对准中国和印度,指责两国购买俄罗斯原油是在“支持战场”。他声称“若无中印购买俄能源,莫斯科无法支撑战争”,并呼吁各国对中印征收高额关税。

这一指控与其近期对俄乌冲突的态度转变紧密相关。在一个多月前,特朗普还暗示乌克兰应“以土地换和平”,此次联大期间会见泽连斯基后,他转而高调支持乌克兰反攻,并称俄罗斯是“纸老虎”。

然而,特朗普刻意忽略了美国自身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数据显示,匈牙利、斯洛伐克、土耳其等美国盟友仍在进口俄罗斯能源,而美国从俄进口的粮食和化肥等商品也未完全中断。

这种选择性指责暴露了美方的战略考量:一方面通过塑造中国“负面形象”为对华施压铺路;另一方面掩盖美国在冲突爆发前未有效预防局势恶化的事实。

特朗普的演讲充斥着双重标准。他一边批评中印购买俄罗斯能源,一边却对美国自身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闭口不谈。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数据,中国和印度的能源进口更多是基于经济发展需求,而非政治目的。国际能源贸易本应基于市场原则,而非政治工具。

更令人玩味的是特朗普对联合国态度的矛盾。他一边批评联合国“效率低下”“制造问题”,一边在会见秘书长古特雷斯时称“绝对支持联合国”。

这种摇摆与其国内政治需求有关。演讲中反复强调移民管控和否定气候变化,旨在迎合保守派选民,而非寻求国际共识。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本质上就是美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但问题在于,它往往是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

面对无端指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9月24日的记者会上作出冷静回应。他首先指出,中俄正常经贸合作符合世贸规则和市场原则,且“包括美欧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在同俄罗斯开展贸易”。

这一回应直接戳破了美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企图。郭嘉昆进一步提出两个关键问题:第一,美国为何在冲突前未阻止局势升级?第二,美国自身与俄罗斯的间接贸易能否撇清?

这两个问题将美方的双重标准摆上台面——美国一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延长战事,一边却要求他国切断合法贸易。

中方还强调,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应维护其权威而非削弱多边体系。这种以规则为盾牌的回应,与特朗普单边施压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的言论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质疑。印度外交部明确表示“能源安全是国家利益核心,无需他国干涉”。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随后的演讲中暗批特朗普,强调联合国的重要性,并呼吁应对气候变化。马克龙表示,最严厉的批评者正是那些想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企图成为支配者。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表态也耐人寻味。他称“没有中国,俄罗斯就什么都不是”,试图将中国拉入调停角色,此举反而暴露基辅对西方援助可持续性的焦虑。

深层矛盾在于,特朗普的对俄策略充满矛盾。他虽口头强硬,却未宣布具体制裁或增援乌克兰,反而强调依赖北约和欧盟的资金支持。

这种“表演式外交”难以掩盖美俄关系的结构性困境:俄方仅以“不屑回应情绪化言论”冷淡应对,表明克里姆林宫早已看透特朗普的反复无常并非政策转向。

与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多边主义实践。中国一向支持联合国的权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例如,中国在《巴黎协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

同时,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各国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这种务实的态度不仅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方向。

特朗普此次演讲引发了广泛担忧。欧洲盟友对美国的关税政策和单边行为早有不满,亚洲国家担心国际规则失效,非洲国家则对美国未兑现的援助承诺感到失望。

如果这种单边主义继续发展,国际社会辛苦搭建的合作框架可能被彻底摧毁。国际社会的规则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全球合作的基石。

特朗普的联大演讲,不仅让他自己成为了“国际笑话”,也让美国在全球的形象进一步受损。一个真正的全球领导者,应该是带头解决问题,推动合作的,而不是像特朗普这样,到处挑事、甩锅、推责任。

冷战之后的几十年,美国一直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是国际规则的制定者。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外交,美国都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近年来,美国的表现却让人越来越失望。特别是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的国际形象“直线下滑”。

特朗普口中的“美国优先”,本质上就是美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但问题在于,它往往是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

特朗普多次要求欧洲国家提高军费开支,甚至威胁如果他们不掏更多的钱,美国可能会减少对北约的支持。这种“敲竹杠”式的外交手段,让欧洲盟友心寒。

特朗普在演讲中一再强调“美国的伟大”,但事实上,美国国内的问题早已积重难返。

政府的债务总额已经突破了30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号称全球最强经济体的国家而言,绝对是个巨大的隐患。

种族问题、贫富差距、枪支暴力,这些问题在美国国内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特朗普在任期间,这些矛盾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激化。

当一个国家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时,它又凭什么去领导世界?

特朗普的演讲暴露的不仅是个人爱出风头的习惯,更是对国际规则的轻视。联合国讲坛上的这番言论,再次印证了美国已失去领导世界的资格。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有理有据、不卑不亢,以事实和数据揭穿了美方的双重标准,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外交风范。

正如网友所言:特朗普的联大表演,不过是一场“自爆大会”,让世界看清了美国的真实面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