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刹
应该怎么用?
/// 一起来了解下 ///
手刹,也称为驻车制动器
是日常驾驶中常用的一个重要部件
它的作用就是在停车时
将车固定住,保证车辆安全!
但你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手刹吗?
跟着小保一起了解下~
哪些情况下需要使用手刹?
停车后拉手刹。虽然在平坦的路面上停车不拉手刹,一般影响也不大,但还是建议车主拉手刹,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有坡度的路面上停车后拉起手刹,可有效避免车辆因为重力的作用发生后溜或前移,从而保持车辆原地不动。
在上下坡路段堵车或等红绿灯时,需要拉手刹,防止车辆移动造成交通事故。
在行驶过程中,转弯拉手刹可以起到漂移的效果,但不建议车主在日常驾驶中使用。
紧急情况下拉手刹可以当刹车使用,但这需要分情况,使用不好容易造成危险。
忘记拉手刹有什么危害?
增加刹车片的损耗。开车过程中带着手刹行驶,相当于带着刹车在跑,会导致刹车盘磨损严重,刹车片发热变硬。手刹拉线变长,还会导致刹车性能的下降。
车辆的轮胎损耗变大,特别是两个后轮轮胎。拉着手刹行驶,相当于后轮的转速与车速不匹配,对应的磨损也就变大。
严重的话会导致车辆冒烟起火,车辆报废。长时间拉手刹开车,很有可能导致刹车泵咬死,刹车油泄漏,制动温度变高,很容易导致车辆冒烟起火。
使用手刹的两个误区
每次拉手刹都拉到最大,感觉只有拉到最大车辆才能停得稳。
事实并不是这样,根据研究表明手刹拉70%和100%产生的制动效果是一样的。而且每次都拉到最大,会导致手刹的钢丝拉线长度变长,所以建议每次拉手刹拉到70%左右即可。
手刹也是刹车,手刹当脚刹使用。
不建议这么做,在高速或急转弯时拉手刹来减速,非常危险!因为手刹主要是控制车辆后轮的速度,在快速行驶中,手刹的制动力不是很大,起不到刹车的作用,同时这个操作很容易导致车辆发生抱死或侧滑翻车。
如果在高速上需要紧急刹车,首先考虑脚刹中的点刹。当脚刹不能使用时,使用发动机挡位降速,当车辆速度降得差不多时,可以使用手刹辅助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