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第三季,《庆余年3》天下大战一触即发,五竹即将大战庆帝!

谁能想到,那个在台上光芒万丈的男人,私下里最爱做的事,竟然是给朋友织毛衣。

一针一线。专注得像个手工匠人。

张国荣,这位被称为"哥哥"的巨星,用了半生时间站在聚光灯下,却用另一半时间躲在阴影里。

2003年4月1日下午6点43分。文华东方酒店24楼。一个身影从窗台纵身而下。

那一年,他46岁。

这个曾经让万千少女为之疯狂的男人,最后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和这个世界告别。

人们说这是愚人节最残酷的玩笑。但对张国荣来说,这是他人生中最认真的一次决定。

1956年,张国荣出生在香港一个裁缝世家。

父亲张活海是当时香港最著名的西装师傅,连马龙·白兰度都要专门飞到香港找他定制西装。家里不缺钱。但也不缺冷漠。

十个孩子。张国荣排行老十。

父亲忙着赚钱,母亲忙着打牌。他就像被遗忘在角落里的那个。没人在意他在想什么。更没人关心他想要什么。

庆余年第三季

13岁那年,父母把他送到英国读书。

一个人。拖着行李箱。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那种被抛弃的感觉,像针扎进心脏。疼得无法呼吸。

后来他说过:"我从小就知道,这个世界上,只能靠自己。"

18岁回到香港。张国荣开始参加歌唱比赛。

第一次登台,紧张得话都说不清楚。但一开口唱歌,整个人就不一样了。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魅力,没有人能够忽视。

1977年,他获得了"亚洲歌唱大赛"第二名。

从那时候开始,娱乐圈里多了一个叫"张国荣"的名字。

但成名的路,比想象中要难走得多。

上世纪80年代初的香港乐坛,是谭咏麟的天下。

张国荣就像个追赶者。拼命奔跑,却始终差那么一点点。

1984年,《Monica》的问世,让他终于尝到了走红的滋味。那种站在台上,看着台下万人合唱的感觉,让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

但真正让他封神的,是1986年的《当年情》。

那首歌,几乎成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温柔的旋律,深情的眼神,还有那句"不变的你伴我漫长路",听哭了多少人。

然后是《倩女幽魂》。

程小东导演后来回忆,当时选角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张国荣。"他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既有男人的刚毅,又有女人的柔美。"

宁采臣这个角色,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书生的儒雅,侠客的洒脱,还有那份对爱情的执着。张国荣演得如痴如醉,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电影上映后,他彻底火了。

不只是在香港,在整个亚洲,"张国荣"这三个字,都代表着一种标杆。

1989年,告别演唱会上,他含着眼泪说:"我要暂时离开歌坛,去寻找一个更真实的自己。"

台下的粉丝哭成一片。没有人知道,他已经开始厌倦了那种被包装的生活。

庆余年第三季

复出后的张国荣,更像一个艺术家,而不是明星。

《阿飞正传》里的旭仔,《东邪西毒》里的欧阳锋,《春光乍泄》里的何宝荣。每一个角色,都是他内心的一个侧面。

王家卫曾经说过:"张国荣是个很敏感的人,他能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

这种敏感,成就了他的艺术,也折磨着他的内心。

90年代的香港,对...恋还是很不宽容的。但张国荣从来不隐瞒自己和唐鹤德的关系。

1997年,演唱会上,他公开感谢"我的朋友唐先生"。

台下一片寂静。

然后是雷鸣般的掌声。

那一刻,很多人才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勇敢。

不是不怕,而是明知道会受伤,还是选择做真实的自己。

2003年的张国荣,已经很久没有笑过了。

庆余年第三季

抑郁症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掐住了他的喉咙。每天醒来,都要用尽全力,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正常。

唐鹤德后来说,最后那段时间,张国荣经常半夜惊醒,然后就这样坐到天亮。

"他总是说,觉得自己不是自己了。"

4月1日那天下午,张国荣给经纪人陈淑芬打了个电话。

"今天心情不好,晚上的应酬取消了。"

然后就挂了电话。

没有人知道,那是他最后一次开口说话。

6点43分,一个时代结束了。

张国荣这一生,活得太用力了。

他是那个在台上光芒万丈的巨星,也是那个在台下脆弱敏感的男人。

他用歌声温暖了无数人,却始终无法温暖自己。

但也是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真正的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即使害怕,也要做真实的自己。

真正的美,不是完美无缺,而是即使破碎,也要绽放到最后一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