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黄金周,民航业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
8天累计运送旅客1917万人次,日均客运量接近240万人次,同比增长3.4%。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轮增长彻底摆脱了“量升价跌”的惯性,实现了客座率与票价的同步攀升—行业终于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上演了一场久违的“大逆转”。
从“量升价跌”到“量价齐升”
对比2024年国庆数据,2025年民航市场呈现出两大显著特征:
一是日均客运量创新高,但增长更“理性”
2025年国庆日均客运量240万人次,同比增长3.4%。
峰谷之间的差距不如往年那么大,这表明需求端已从“报复性反弹”转向“结构性增长”——旅客出行更趋分散,不再集中于首日,而是覆盖整个假期前半段(9月30日-10月3日)。
可以看一下具体数据。
9月30日,241.4万人次,同比增长2.8%。
10月1日,247.49万人次,同比增长3.2%。
10月2日,244.16万人次,同比增长5%
10月3日,236.24万人次,同比增长7%。
10月4日,231.94万人次,同比增长4.1%。
10月5日,228.90万人次,同比下降2%。
10月6日,239.11万人次,同比增长0.6%。
10月7日,243.8万人次,同比增长3.9%。
10月8日,242.2万人次,同比增长3.2%。
二是票价逆势上涨,结束“低价换量”循环
根据航班管家的统计,国庆假期的国内机票(经济舱)均价849元(含燃油附加费),同比2019年微降1.4%,同比2024年则微增0.3%。
要知道今年的油价比去年低,如果剔除油价因素,实际票价涨幅更大。
票价与客运量同步增长,行业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过去三年,航司通过各种手段刺激需求,但牺牲了利润。
如今随着国际航线复苏分流运力,国内市场供需平衡改善,航司开始转向“收益管理”——通过动态定价、舱位控制提升单位收益。
特别是在这次国庆期间,旅客期待的原先票价跳水情况并未发生,说明航空公司也在这次国庆期间调整了运营策略。
以往那种低价竞争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他们开始注重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航线布局。
这次国庆民航的大逆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对于航空公司来说,不能只靠低价来吸引旅客,要注重提升服务品质和品牌形象。
对于我们整个民航行业来说,要抓住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运营策略。
而且,这次量价齐升的情况也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的潜力。
总的来说,这次国庆民航的大逆转是一个好的开端,希望我们行业能以此为契机,在未来创造更多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