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新闻,看到顺德那边的血站出了个大消息——查出来一种叫Jk(a-b-)的血型,你可能没听过,但这玩意儿稀有到什么程度?比咱们常说的“熊猫血”还得再翻上百倍,人家管它叫“钻石血”,你说神不神奇?
说真的,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这血型咋跟游戏里的稀有装备似的?”后来仔细看了看报道,才发现这事儿不光“稀有”,还真挺有分量——这是顺德区中心血站从今年开始搞尿素溶血试验筛查这种血型以来,头一回发现阳性案例,以前本地连记录都没有。等于说,这一下就把顺德在“钻石血”筛查上的空白给填上了,以后周边要是有病人需要,这储备可就成了救命的关键。
先说说这“钻石血”到底有多“钻”
你肯定知道“熊猫血”吧?Rh阴性血,平时听着就够稀有的了,概率大概在0.2%-0.5%,差不多两百到五百个人里能有一个。
但“钻石血”Jk(a-b-)呢?咱们国家人群里的概率才0.002%-0.02%,换算一下,一万个人里可能都碰不上一个,运气差点的话,十万人里才有一个。你想想,平时找个“熊猫血”都得靠缘分,这“钻石血”简直就是“缘分中的缘分”了。
为啥这么稀有?这就得从血型的“家底”说起了。咱们平时体检填血型,顶多写个A型、B型、O型或者AB型,好像血型就这四种似的。但血站的工作人员跟我说,这可太天真了——人类到现在已经发现了43个独立的血型系统,ABO只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像咱们认识明星,只知道顶流,不知道人家背后还有一整个公司的艺人呢。
这次的“钻石血”,就属于一个叫Kidd的血型系统。你可以把红细胞想象成一个个要进出“身体海关”的快递员,每个快递员都得有“通行证”——也就是红细胞表面的抗原。普通Kidd血型的快递员,通行证上会有Jkᵃ、Jkᵇ或者Jk3这些“标识”,海关一看就知道“哦,自己人,放行”。但“钻石血”的快递员不一样,他们的“通行证”是空白的——因为...18号染色体上有个叫SLC14A1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红细胞表面彻底没了Jkᵃ、Jkᵇ和Jk3这三种抗原,连“备用标识”都没留下。
你说这像啥?就像咱们平时刷门禁卡,别人一刷“滴”就开了,“钻石血”的卡一刷,机器显示“查无此卡”——不是卡坏了,是这张卡从生产线上下来就没刻过信息。这种“天生没标识”的特性,就是它跟普通血型最核心的区别,也是它为啥这么难找“同类”的原因。
稀有血型的背后,是病人的“生命刚需”
可能有人会说:“这么稀有的血型,平时能用上吗?”还真能。血站的人解释,虽然“钻石血”的人自己平时献血、输血可能问题不大,但如果有病人因为输血产生了抗Jk3抗体,那麻烦就来了——这种抗体专门“攻击”带有Jk3抗原的红细胞,普通血输进去可能引发溶血反应,严重的会要命。这时候,就必须找到同样是Jk(a-b-)血型的血源,才能安全输血。
所以顺德血站把这位供血者的信息录入本地和广东省的稀有血型库,可不是为了“收藏”,是真的在给病人筑防线。你想啊,万一哪天有病人急需,咱们本地就能调得出血,不用满全国去找,这时间差可能就决定了一条命。之前看过一个报道,有个Rh阴性血的产妇大出血,全城找血源,最后是好几个献血者连夜赶过来才救回来。现在“钻石血”有了储备,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心里就更有底了。
说点咱们能get到的“冷知识”
其实不光“钻石血”,咱们每个人的血型里都藏着不少门道。比如ABO血型里,O型血能给别人输血(当然得配型),AB型能接受别人的血,这叫“万能献血者”“万能受血者”,但这只是ABO系统的说法,放到其他血型系统里就不成立了。再比如Rh血型,大部分人是Rh阳性,阴性的就是“熊猫血”,但Rh系统里还有更细分的抗原,比如D、C、c、E、e,少一个抗原都可能让输血变得复杂。
以前总觉得血型就是张“身份标签”,现在才明白,它更像一份“生命说明书”——你的身体怎么运作,怎么跟外界“打交道”,甚至遇到疾病时怎么应对,都可能跟这些小小的抗原、基因有关。这次顺德发现“钻石血”,不光是填补了筛查空白,更让咱们普通人知道:原来血型世界这么复杂,每一种稀有血型的发现,都是在帮我们更了解自己的身体。
写到这儿突然想起前阵子跟一个医生朋友聊天,他说现在医学进步快,但很多时候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技术再好,没有合适的血源也白搭。所以每次看到这种稀有血型被发现、被储备,都觉得挺暖心的,这背后是无数人在为“生命安全”默默铺路。
最后想跟你说,咱们平时除了关注吃啥补身体,也可以多了解点血型知识,比如自己是什么血型,家里人有没有稀有血型,万一真遇到需要的时候,心里不慌。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是身体条件允许,去正规血站献次血,说不定你的血就能帮到某个急需的人——毕竟对病人来说,每一袋匹配的血,都是比“钻石”还珍贵的希望啊。
今天就聊到这儿,你要是第一次听说“钻石血”,点个“在看”,咱们一起涨知识,也为那些默默守护生命的医护人员和供血者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