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一天
一枚2厘米祈福硬币
卡入11个月大宝宝的食道
距气管仅3厘米
瞬间“祈福”成“夺命”……
事件回放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喉科门诊
孩子的妈妈带着哭腔向医生大喊:
“孩子吞了我枕边的祈福币!”
医生立即施行全麻食道镜手术,2分钟内取出异物。
术后宝宝喝下第一口奶,家长喜极而泣,而医生却深感后怕。
年均百例异物事故
八成发生在三分钟内
数据冲击
• 珠江医院年均接诊120 例小儿食道异物
•硬币类占比38%,纽扣电池致死率最高
• 80%意外发生在家长转身不超过3分钟
金属、电池、坚果上榜
黑名单物品要认清
高危黑名单
①金属类:硬币、祈福币、耳钉、钥匙圈
②生活类:纽扣电池(2小时可致灼伤)、拉链头、发卡
③食物类:整颗坚果、果冻、葡萄/圣女果
防吞清单居家必备
七秒检查排除隐患
给家长的“防吞”清单
• 居家7秒检查法:以宝宝视线高度排查,所见即可吞
•玩具尺寸要求:直径≥4 cm、长度≥6 cm
• 电池螺丝一律加胶带固定
•辅食保持泥状或小丁状,直至26颗乳牙长齐
抠喉灌饭都是雷区
安静禁食才是正解
家长最容易踩的两大雷区
❌ 催吐/抠喉:可能导致二次划伤与窒息
❌ 灌水灌饭:致使异物下滑甚至穿孔
✅ 正确做法:保持安静、立即禁食、带样本速送有小儿内镜的医院
分龄急救技能必学
关键时刻挽回生命
1分钟急救技能
• 1岁内:拍背压胸法
• 1岁以上:海姆立克标准动作
• 出现紫绀:立即拨打120,并开始CPR(心肺复苏)
防吞清单居家必备
七秒检查排除隐患
给家长的“防吞”清单
• 居家7秒检查法:以宝宝视线高度排查,所见即可吞
•玩具尺寸要求:直径≥4 cm、长度≥6 cm
• 电池螺丝一律加胶带固定
•辅食保持泥状或小丁状,直至26颗乳牙长齐
指导专家:
陈帅君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康康有话说
真正的祈福是防患未然,愿每个孩子安全长大
真正的祈福,是把危险藏于未然。愿每个宝宝都能远离意外,安全成长,笑口常开。
编辑:陈文婷、汪凤仪
责编:刘丹
审校发布:王潇萌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喉科
图源:包图网、豆包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