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局5-9落后大逆转,陈俊菘3-2打哭张本智和
前些日子,天刚转凉,院子里的桂花就开了,香气悠悠地飘进屋子里,我泡了一壶铁观音,坐在窗前,想着这世上的事,忽然听到楼下小孩在打乒乓球,球拍敲得清脆,像是秋天街头巷尾的板栗壳被踩碎的声音。。。说起乒乓球,想来想去,这几年倒是很少在电视上全程看一场比赛了,总觉得胜负太快,像现代人的日子,急匆匆的,刚坐下,茶还没凉,就已分出高下
可前天晚饭后,我顺手点开了WTT中国大满贯男单首轮的比赛直播,正好看到陈俊菘和张本智和在场上缠斗,这个。。。小孩,05年生的,脸上还有点稚气,站在世界排名第四的张本智和对面,显得有点紧张,但也有点倔强。这两人隔着台子对峙,一个是国乒青年队的小将,一个是国际乒坛的“老面孔”,场馆里灯光晃得人眼花,观众席上稀稀拉拉的掌声,像是雨点落在芭蕉叶上,断断续续的——我觉得,那一刻,像极了人生里那些看似不对等的较量,谁也说不准最后会开出什么花
首局,张本智和的气势倒像是江湖里练了多年的老拳师,得分就握拳呐喊,把全场的空气都拧紧了,陈俊菘倒显得有点拘谨。。。有意思的是,这孩子的眼睛却一直盯着球,输了第一局也没什么大动作,只是捏了捏球拍,像是农家老汉掂量手里的锄头,想看看今年这块地能出多少粮食
第二局开始,张本智和还是那一套打法,发球刁钻,反手快撕,动作像一只灵巧的狸猫,可陈俊菘忽然像换了个人似的,落后到7比10,反而轻松了,连追五分,12比10赢下这一局。张本的怒吼声小了,场边观众的掌声也大了点。这个。。。说起来也怪,乒乓球这种东西,有时候一念之间,气就通了,和写毛笔字一个道理,越想写好,越歪歪扭扭,放松了,反而能写出一笔好字
第三局,陈俊菘的正手进攻越来越有章法,偶尔还来个变线,球像是小溪里突然窜出来的鱼,张本智和一时竟接不住,比分也反超了。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看村里人下棋,大人们总说,“别急,棋到中盘才见真章”,体育也是这样,输赢无非是个过程,最有意思的还是局势变幻的那一刻
到了第四局,张本智和收起了大部分怒吼,稳扎稳打,陈俊菘失误多了起来,比分又被扳平。第五局决胜时,张本3比0领先,一度9比5遥遥在前,整个赛场气氛都绷得很紧,像雨要来却迟迟下不下来。可这时候,陈俊菘却像是院子里那些被风吹倒了又倔强爬起来的南瓜秧,硬是连追五分,10比9反超,最后一球正手爆冲,张本的回球高高飘起,像一只迷路的蝴蝶,落在场外——全场沸腾了,掌声像泉水一样涌出来
我觉得,真正动人的不是胜负本身,而是那种在绝境里不肯服输的劲儿。。。我有个朋友,年轻时候练过乒乓球,常说:“台子上打的,其实是人心。”陈俊菘5岁学球,13岁进省队,一路走来,怕是吃了不少苦头,这天晚上,他赢得漂亮,却又笑得很淡,赛后说感谢队伍,感谢粉丝,像极了乡下孩子冬天捧着热米饭,觉得一切都珍贵
倒让我想到,张本智和输了以后,坐在场边,眼神发呆,教练跟他说话,他只是机械地点头,那神情有点像小时候打碎了母亲的搪瓷碗,既委屈又不知该怎么解释。。。其实,张本也不容易,世乒坛打拼这些年,从“神童”变成对手口中的“种子”,身上的压力比他每一声怒吼都重。他的怒吼,一开始是招牌,后来成了遮羞布,越到关键时刻,越掩不住心里的慌乱。想来也是,人到困境时,常常不是输给了别人,而是输给了自己的焦虑
说起这场球,很多人把它当成“扬国威”,其实不过是两个年轻人在台子上各自较量自己的人生。陈俊菘拼的是“不服输”的劲头,张本智和,拼的是怎样在压力下保持自信。体育这东西,看似争一口气,实则和做菜、养花没什么两样,最难的就是火候,急不得,也慢不得
有意思的是,这场球也让不少观众想起王楚钦,上次被张本击败,这次陈俊菘赢了回来,仿佛一碗被掀翻的汤,终于又被盛满——但我觉得,倒也不必太把胜负看得太重。输赢就像四季流转,今天是你,明天是我,最重要的,还是那份敢打敢拼的心气
想来想去,体育这个东西,和人生其实差不多。有时候你手里的牌并不好,别人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但只要你心里有底气,哪怕落后几分,也能咬牙追上来。至于掌声与泪水,终归都是过眼云烟,留下的,不过是那一瞬间的勇气和坚持
我喝完最后一口茶,窗外桂花香还在,楼下的球声也没停,秋天的夜,静悄悄的,有点凉,也有点暖
这场逆转,值得记住的,不只是比分,更是那种“再难也要拼一下”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