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梓曦哎,说实话,这次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收视率出来,我第一反应就是,诶,这也太尴尬了吧?明明阵容豪华,肖战、王力宏、周深,还有一大堆实力派歌手,嘉宾破百,节目也50多个,结果收视最高点居然没破2%?我当时还以为数据有问题,反复看了好几遍,真的是没错。
开场就很尴尬。刘涛唱李玟的《想你的365天》,唉,这歌难唱得很,她又不是专业歌手,现场紧张得不行。观众明显不买账,收视率刚开始就降了。你说演员里唱歌好听的她算一个,但毕竟不是“专业”,这种感觉就像你让一个数学老师去写诗,嗯,意思到了,但文采不够啊。
然后好戏来了,周深、王力宏真唱一上,收视率马上回升。这里其实挺微妙的——观众喜欢真唱,真唱才有感情。晚会里真假唱交替太频繁,搞得观众都有点晕,时而涨时而跌,像坐过山车一样。
苏醒那段简直是“毒药”。一开场大家还挺期待,毕竟是熟脸,但唱着唱着他跑调了,旁边三个人也没撑起来,收视率直接掉头。哎,这么多年了,苏醒还是那个苏醒吗?我怀疑导演是不是随便找人凑数的。
更尴尬的是,徐怀钰唱《踏浪》收视又拉起来,结果周洁琼一上来合唱就搭不上,收视又下滑。导演到底想干嘛?真假唱、专业和非专业交叉安排,观众真的是看懵了。我朋友都说,这晚会编排,真像拼图拼错了边。
然后说到最离谱的,黄金时间居然给了时代少年团。这个安排,我真的服了。湖南台跨年晚会都得把他们安排零点压轴,懂吗?大湾区晚会正儿八经黄金档上场,结果…收视率直线暴跌。
他们表演的是经典偶像剧歌曲串烧,结果一开口就毁了经典。观众纷纷转台,收视从1.9%跌到1.5%。这不就是明摆着赶客嘛。王源作为师兄,紧接着上场,收视还是没起来,甚至把最后冲刺的机会给拉了回去。
我就想说,这明星和晚会本来是有契合度的。王源、时代少年团放别的晚会,可能还真是拉收视的担当。但这大湾区晚会的观众口味偏老派,喜欢老一辈唱将和真唱,粉丝多但毕竟是小圈子,路人缘没有。
说到晚会后半段,小沈阳父女这对组合真是逆风翻盘。差点就破2%了!他们把收视从1.7%拉到1.93%,算是晚会里最稳的点了。小沈阳呢,虽然经常被吐槽“段子老套”,但这次和女儿搭档,亲切感满满,观众缘爆棚。
反观王源那边,粉丝倒是挺给力,直播弹幕刷刷的,但路人看得就没那么买账。其实这也能理解——你看过王源早期的作品,他的歌路和形象其实挺年轻化,但晚会受众偏中年,审美差异就出来了。
啊对了,差点忘了说,刘涛开场紧张那波,真是让人有点同情。她自己都说“演员唱歌不专业”,但还是被推上去了。直播楼里不少网友调侃“还是让专业的唱吧”,这话我觉得挺实在。
回头仔细想想,这晚会的收视表现其实早有迹象,只是没人认真捉住。比如真假唱穿插,观众已经习惯了直播现场真唱的节奏,一旦被假唱或延迟播出割裂,感情就断了。
还有节目衔接,完全没顺畅感。苏醒跑调,徐怀钰和周洁琼合唱不搭,时代少年团毁经典,这些个“坑”一点点累积,观众忍耐度也就到头了。
我朋友昨天还跟我说,“这晚会真是‘看脸时代’的真实写照,颜值和实力不匹配,观感直接崩盘”,我听着确实觉得有点道理。
其实,我自己也纠结,这晚会到底是导演失误,还是市场口味变了?说不定观众真的是开始挑剔了,想看更接地气、更真诚的表演,而不是流水线加工的明星秀。
不过说回来,晚会还是有亮点的。小沈阳父女的那波,真的挺暖心,也算是给观众留了点好印象。只不过,这点亮光也没能撑满全场。
每次看到这种“明明有料,收视却差强人意”的情况,我就忍不住怀疑,娱乐圈是不是已经进入了一个“老中青三代人审美大乱斗”的阶段?明星、节目、观众三方都没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
说实话,我也不是很懂,反正就是觉得这届晚会看得我有点心累,收视也能反映这种尴尬氛围。想想看,破2%这种事儿,真的不是没可能,但编排乱七八糟,谁顶得住?
唉,算了,我也不多说了,反正这大湾区晚会的收视故事,看来得靠下届好好“整顿”了。
本文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真的希望下次能给大家带来点更顺眼更顺耳的。
(嗯,好像说得太多了?反正你们看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