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癌症的治疗格局正在悄然改变,从“绝症”到“慢性病”,治疗目标已经从“治愈”转向“长期控制” 。我国 2022 年癌症新增病例约 480 万(占全球总数的 24%),位居第一,国家医保局每年定期调整医保药品目录,将大量新药好药纳入医保。
很多患者和家属都有这样的疑问:在癌症治疗方面,医保能报销多少钱?
癌症的治疗手段与医保情况?
治疗方式
目前,临床针对癌症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式。此外还包括传统中医药的治疗。
医保目录内的药品
包括化疗用药、靶向治疗用药、免疫治疗用药,共230余种抗癌药品,覆盖肺癌、乳腺癌、胃癌等20余种常见癌症,大幅减轻患者用药的费用负担。
癌症治疗的医保报销范围包括哪些?
医保覆盖手术费、化疗费、放疗费、部分抗癌药物及辅助治疗药物(如止吐药、升白针等)。但医保目录外的自费项目(如高端进口药物、特殊医疗器械等)需患者自付。
癌症治疗的医保报销比例是多少?
▪ 职工医保:在定点三级医院,起付线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报销比例可达70%-90%。
▪ 城乡居民医保:三级医院起付线稍高,报销比例多在50%-70%。
▪ 门诊放化疗:多地已将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按住院报销政策执行。
关于医保报销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医保能报销的药品仅占2%?
有人称“药监局批准的药品超过15万个,但医保目录只纳入了3159种。医保目录药品仅占2%”。这种说法把基于不同统计口径的数据不加转换、粗暴比较,刻意压低目录内药品数量占比,是明显错误的。
目前,统计药品数量有多种方法:其中之一是按照药品活性成分统计,统计的是具有相同活性成分的药品数量。这种统计规则的核心逻辑是:一种药,无论给药途径、剂型怎样,无论有多少个厂家生产,只要活性成分相同,就视为同一种药。以“阿莫西林”为例,无论市场上有多少个厂家生产,无论是胶囊、颗粒、注射剂,在医保目录中均认定为1种药品。国家医保目录即按照这种统计方式,目前共有3159种药品。
另一种是按照药品批准文号统计,统计的是药监部门批准颁发的、每一个具体药品上市许可的“批准文号”数量。这种统计规则的核心逻辑是:同一种药,不同厂家生产、不同剂型、不同规格都会有不同的批准文号,会被认定为多个药品。仍以“阿莫西林”为例,阿莫西林有多种剂型(仅口服剂型就包括胶囊、片剂、颗粒、口服混悬液等),其中胶囊这一种剂型就又分为不同规格,不同规格、不同厂家生产的药品,就会取得不同的生产批文。
如果对医保目录内3159种药品的批准文号进行换算统计,则医保目录内药品的批准文号超过7万件,大约相当于全国市场有销售记录药品的63%。
误区二:进口药医保不报销?
看病时碰到进口药,不少人都会犯嘀咕:这些药医保到底报不报销?答案是 “医保报销不区分生产厂家,只要在医保目录内就能报”。
我国医保目录实行药品通用名管理。例如,“贝伐珠单抗”是一种治疗癌症的药品,“贝伐珠单抗”是药品通用名,有不止一家企业生产。我国齐鲁制药生产的“贝伐珠单抗”(商品名为“安可达”),以及总部位于瑞士的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贝伐珠单抗”(商品名为“安维汀”),医保都能报销。又如,治疗2型糖尿病的二甲双胍,美国施贵宝公司和我国华北制药等企业均生产销售,医保都能报销。
误区三:医保只报销便宜的老药?
有人称“医保只报销便宜的老药,新上市的药品医保不能报销”,这是错误的。
国家医保局通过每年的医保目录谈判,将许多新药、好药、救命药及时纳入报销范围,特别是很多抗癌新药获批不到1年就被纳入目录范围。比如近几年国际上热门的免疫治疗(PD-1)类药物,医保目录中已经有6款,纳入医保后患者的负担大幅减轻。还有在“头对头比较中”胜过知名“K药”的国产新药“依沃西单抗”,2024年5月获批上市,当年就被纳入医保目录。
四惠医疗所属院区
哪些可以用医保报销?
四惠医疗集团秉持“聚全国名医,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汇聚了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包括孙燕院士,国医大师许润三、李佃贵、张大宁,国家名老中医朴炳奎、李佩文、金哲、王素梅、罗伟生等,岐黄学者史大卓、杨宇飞、马堃,以及50余名省级名中医等众多三甲医院专家。
现在线下医疗机构包括北京四惠中医医院(二级医院)、北京四惠西区医院、杭州四惠医院、上海四惠中医门诊部、南宁桂派中医门诊部都可以使用医保进行报销。
参考资料:
[1]《癌症治疗费用,医保能报销多少?》.国家医保局.2025-09-28
往期回顾
REVIEW
皮肤痒
要警惕
医生总结:人去世前1年会发出6个预警信号
勤观察
不后悔
医生总结:人去世前1年会发出6个预警信号
关注四惠医疗,让我们一起携手抗癌~
点击下方关注,了解更多抗癌知识
用科普为您解忧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