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濂》,此词条收录于10/13,仅供参考
郑清濂(1852年-1927年),字景溪,闽县黄山乡(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乡黄山村)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造船专家之一。
郑清濂十四岁时,值沈葆桢在马江创办船政学堂,被考选前学堂学习造船术,历时七年毕业。毕业三年后,郑清濂等人有幸成为中国最早派遣出国留学的学生,被福建船政局选派到欧洲留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在德国首都柏林负责监造兵舰。不久,郑清濂回国为参将,管理船政工程处。
郑清濂与魏瀚等设计了中国第一艘双机钢甲舰“龙威”号(调归北洋海军后更名为“平远”),还制造了“镜清”“寰泰”“开济”“广甲”“广乙”等兵舰;又开辟船坞,功绩卓然,遂提副将,加总兵衔。以后转为文职官。又由于疆臣章论荐,郑清濂以江苏候补知县。自上海法公堂会审,擢监芦汉铁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变乱”后,郑清濂以道员身份,迎銮驾回京。后历汴,洛、京、汉各铁路总办,入为邮传部参议,兼海军部顾问,戴询出使欧洲时,郑清濂被会命随节考察海军,后来回国被赐工科进士出身,授海军正参谋官,任海军部军政司长,并为留学生廷试同考官。辛亥革命后,郑清濂仍任福州船政局长,不久调任京汉铁路局长,又晋授海军造舰总监等职,对中国的海军建设和铁路建色,贡献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