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张雪峰报志愿 又涨价了,教育行业揭露者的时代宠儿,被禁止关注的张雪峰能否起死回生..

作者:谭象楠

他是我国教育行业的揭露者,也是新媒体自媒体时代宠儿。他凭借一己之力创造了商业教育的神话——3小时直播收入2亿,是许多上市公司一年都做不到的收入。他就是张雪峰,如今千万粉丝账号被禁止关注,是触碰了资本的蛋糕还是踩了红线?

一、张雪峰的课程价格

张雪峰的商业影响力从其服务价格可见一斑。2025年,其高考志愿填报课程“梦想卡”与“圆梦卡”售价分别升至12,999元与18,999元,较2024年各上涨1000元。课程售卖常呈“秒光”态势,据称去年一门2万元的课程在3小时内售罄,为公司带来约2亿元收入。此外,其关联的小号“张雪峰讲升学规划”图书店铺销售额也极为可观,已累计达数5000万元规模。

尽管张雪峰的课程价格因“天价”而备受争议,导致很多家长称“割韭菜”。但很多网友表示“比你努力三四年重要”还附高考报名人数及一本上线率情况分析。可见张雪峰的课虽然贵,却很值。

在商业成功之外,张雪峰也持续进行慈善回馈。他明确表示捐款主要面向三个地区:其当前居住地苏州、母校郑州大学以及家乡黑龙江。据其公布,每年春季会向苏州教育基金会捐款100万元,郑州大学50万元,黑龙江省教育基金会50万元,哈尔滨理工大学25万元,今年还增加对齐齐哈尔大学和黑龙江大学的捐款,几年下来捐款近千万,旨在助力寒门学子圆大学梦。

二、口无遮拦

张雪峰本是升学规划销售导师,主要是对大学生群体做考研规划的。2017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短视频的流行,张雪峰“4分钟解读全国34所985高校”考研政策爆红,随之也成功晋级“网红”行列。

图片来自网络

红了之后的张雪峰上综艺,怒怼马丁“所以你的公司不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金句而再次走红。张雪峰和马丁的交锋关键点在于“本科生毕业是先就业还是先考研”。但那是2017年,高校毕业800万左右,就业形势不是很严峻。但是作为考研机构的商业代表,自然是建议学生考研,这样等于给就业上了双保险。而张雪峰不被讨厌是他的个人魅力,口才好,知识储备丰富,讲课幽默,说真话,敢说真话,并且为多数寒门子弟说真话。

找张雪峰报志愿 又涨价了

图片来自网络

是人红是非多,还是金钱带来的膨胀欲和嚣张欲,张雪峰的言论过于激烈直白。去年12月份,张雪峰在直播中说:“文科都是服务业,总结成一个‘舔’字”,此话一出,文科生及家长们愤慨难忍,还有“生化环材四大天坑,普通家庭孩子别碰”,把多少想让孩子学理科的家长吓得打退堂鼓;甚至说“考研不选热门专业,毕业即失业”,直接给迷茫的学生扣上“不选热门就没出路”的帽子;今年 5 月,张雪峰在直播里说了句狠话:“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然后给他报个别的。”这话像一颗炸弹扔进文科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强直接开炮:“害人不浅,误导公众!”接着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的教授们也加入战局,甚至有教授喊出“211 以上高校的新闻学闭眼选”。

这场骂战的引爆点在于张雪峰触及了文科生长期存在的就业焦虑。他采用了一种直白的功利逻辑来论证:大量新闻专业毕业生并未进入对口行业,起薪中位数只有4830元,缺乏竞争力。考公时的专业优势也不明显,因此对于需要通过工作快速改善经济条件的普通家庭学生而言,选择该专业需谨慎。

而教授们则从价值层面进行反驳,强调新闻教育所锻造的批判性思维、媒介素养与社会洞察力,是超越具体岗位的深层能力,在任何领域都具价值。

双方观点各有其现实依据,但争论背后折射出一个更为冷酷的现实:当一份份就业统计报告显示薪资水平与竞争压力时,理想主义的辩护往往显得无力。一个常见的现实抉择是:有学生可能因更可观的薪资前景而转向计算机等专业,尽管其最初兴趣在于新闻学专业。

三、9.3阅兵事件

找张雪峰报志愿 又涨价了

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9月3日,张雪峰在观看阅兵后情绪饱满、言辞直接,他高声表示“祖国一定会统一,这一辈子一定能成功,枪一响,最少会捐5000万,总共至少捐1个亿,公司的账上永远有这笔钱!”由于现场有员工录下他讲话的视频并上传网络,相关内容迅速引发大量网友关注与热议。

谈及阅兵仪式时,张雪峰难掩振奋与自豪。他强调,中国发展军事装备的根本目的并非挑衅他国,而是为了捍卫国土安全与国家统一。从话语中可见,张雪峰骨子里是一位充满热忱的爱国者,对实现民族统一大业抱有坚定的信心。

正是这段视频,将张雪峰送上风口浪尖,遭到许多网友攻讦——认为张雪峰作为教育界的公众人物,不应该支持武统,更不应该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

老张的本质不是坏的,也不是好战分子和武统的分子,只是出于爱国心理脱口而出,没有任何政治色彩。就是这样的一段话,被别有用心之人充分利用并迅速发酵。张雪峰也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代价。

总之,张雪峰的巨大成功,让同行羡慕嫉妒恨,再加上口无遮拦、嚣张跋扈的言辞,对张雪峰的口诛笔伐之人很多,想“整死”他的人也很多。

找张雪峰报志愿 又涨价了

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张雪峰的抖音账号处于被禁止关注的状态,是触碰了某些人“爱好和平”的敏感神经还是动了资本的蛋糕,抑或是同行们的“推波助澜”墙倒众人推...只有既得利益者最清楚。

无论怎么,张雪峰带给大众带来的是打破信息差、降低风险的学业和工作规划。

张雪峰将“计算机好就业”“师范稳定”这些观点清晰地传达给大众,本质上是在弥补普通家庭在高等教育选择上的信息缺口。正如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熊丙奇教授所指出的:“教育信息的不对称,使得许多普通家庭不得不依赖‘网红博主’的建议,这实际上是资源分配不均所导致的必然现象。”

正如张雪峰所谈及的上大学方式不仅只有高考,还有强基计划、定向培养、综合评价、专项计划、国际赛道、优师公费师范生等,旨在打破升学信息差。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普通家庭而言,每一次选择都“输不起”。这正反映出普通家庭在专业选择上的现实逻辑——不是“兴趣导向”,而是“生存优先”。

更令人深思的,是学历通胀所带来的集体焦虑。根据教育部2025年公布的数据,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1222万,再创新高。而尤其引发关注的是,本科生的就业率甚至低于高职生。这一数据在许多家长群中引起震动:“连本科文凭都不再保险,如果还选冷门专业,岂不是一毕业就面临失业?”正如一位中产家长S先生所言:“我也希望孩子能学他喜欢的历史,可现在学历越来越‘通货膨胀’,本科生满街都是,我怎么敢拿他的前途去赌‘兴趣能当饭吃’?”在这样的现实压力下,张雪峰所强调的“选热门专业才不易被淘汰”,哪怕观点略显绝对,却成为许多家长心中的“定心丸”——在焦虑弥漫的当下,“稳妥”似乎永远比“喜欢”更让人安心。

张雪峰被禁事件的意义,远非一个“指南针”的消失,而是给当下一记警钟:缓解普通家庭的教育焦虑,不能依赖个别“网红”的极端建议,根本之策在于构建更透明的信息渠道与更多元的公平公正公开社会体系。毕竟,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完整的人,而非仅仅培养谋生工具。一个孩子的未来理应广阔而丰盈,真正值得奔赴的道路,往往源于内心的热爱与长久的坚持。

总之,张雪峰是新媒体时代的宠儿,也是教育行业的揭露者,这份勇气和担当值得称赞。无论他的结果是怎么的,都曾经给普罗大众带来过一束光。

找张雪峰报志愿 又涨价了

作者:谭象楠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象牙塔candol(ID:candolwenan)

聚焦透视,发现本质

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点赞、在看

拥抱美好生活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