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沙-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陶沙

《陶沙》,此词条收录于10/12,仅供参考

      陶沙(1936年10月—2020年1月27日),原名芮维平,男,出生于湖南常德市鼎城区武陵镇郭家铺村芮家河,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信息处理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陶沙是中国最早投身于汉字信息处理的科研人员之一,是中国汉字信息处理领域的拓荒者和践行者。1960年,陶沙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担任助教。1978年,陶沙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后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破格),并担任研究生导师。1979年,国家标准总局在上海嘉定召开国标电脑字库制订会议,陶沙应邀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1985年,陶沙主持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编号GB 2312—80)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3月,陶沙教授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2003年2月,陶沙退休。2020年1月27日,陶沙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2022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在图书馆四层的人大文库展出了《陶沙学术成果展》。2023年5月29日,陶沙学术成果展暨中国人民大学归侨、留学归国学者文库建设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召开。

      陶沙主持或参与主持汉字信息处理工程16项,其中国家级8项,部省级8项。发表专业论文60多篇,代表性成果有《现代汉语词语频度统计工程》《现代汉语计量研究》《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汉字键盘输入技术》《人脑电脑汉字》等。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次,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5次。1993年,他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和“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随后,他于1994年获得了爱国奉献奖。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