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泽民》,此词条收录于10/11,仅供参考
余泽民,1964年12月29日生于北京,祖籍宁波慈城,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系,同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攻读艺术心理学硕士学位,中国作家,翻译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
1991年,余泽民从北京出发,经多国抵达匈牙利投奔大学好友,却发现好友已迁至奥地利。1992年匈牙利恢复对华签证,余泽民成了非法居住者,面临遣送风险。在匈牙利,余泽民结识了海尔奈·亚诺什,二人后来合作向匈牙利推广《道德经》《山东汉画像石汇编》等中国文化书籍。1993年初春,余泽民结识了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1998年5月,二人走访了中国文化名城。1999年,余泽民在布达佩斯找到一个翻译编辑工作,并做了三年多。他翻译的第一本凯尔泰斯的作品是《英国旗》,从2003年到2006年,余泽民翻译了《另一个人》《命运无常》《船夫日记》和《英国旗》四本凯尔泰斯作品并出版。余泽民后来定居布达佩斯,他被誉为“东欧文学的代言人”,翻译了凯尔泰斯·伊姆莱、艾斯特哈兹·彼得等多位匈牙利名家的30余部作品,在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都有很大影响。此外,他自己也发表了小说《匈牙利舞曲》《狭窄的天光》《纸鱼缸》和散文集《欧洲的另一种色彩》等。在译介匈牙利文学的同时,余泽民也致力于中国文学在匈牙利的传播。2016年,他把《撒旦探戈》翻译成了中文;次年8月,《撒旦探戈》中译本由译林出版社出版。2024年,余泽民受邀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欧语学院师生作题为“当代匈牙利文学”的专题讲座。
2017年,余泽民获匈牙利政府颁发的“匈牙利文化贡献奖”;同年12月,他翻译的《烛烬》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翻译长篇小说奖。2023年,余泽民翻译的诗集《到清晨我们就会老去》获得“1573国际诗歌奖”。他为匈牙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推动了匈牙利和中国两国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