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实际交付速度,是影响三角防务业绩兑现的最关键因素。三角防务的业绩增长,取决于C919的稳定量产和批量交付。
今天就来聊聊国产大飞机C919何时能够稳定量产和批量交付。
中国商飞在今年3月份提出了C919产能目标:2025年产能提升至75架,2026年产能目标100架;2027年产能将提升至150架。
但是,美国商务部于2025年7月禁止LEAP-1C发动机出口,直接导致发动机供应中断,影响了C919大飞机2025年的交付计划,今年产能从75架下调到25架。
根据2025年9月24日彭博社的最新报道,中国商飞的LEAP-1C发动机库存仅能支撑至2026年初,无法满足2026年及以后的批量生产需求。
为应对LEAP-1C断供,解决发动机问题,中国航发商发公司加快了长江-1000发动机的国产替代计划。
截止目前,CJ-1000发动机已完成核心机试验三千小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和超过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发动机进入适航取证最后冲刺阶段,预计2026年CJ-1000将启动首批量产,逐步替代LEAP-1C发动机;2027年,预计实现批量生产,彻底解决发动机依赖问题。
以前C919大飞机的两大关键卡脖子的地方,一个是发动机,一个是航电系统。而据最新的消息,C919大飞机的航电系统问题已经解决,实现了国产替代。只有液压系统部分部件,如高精度传感器、精密阀门仍需进口,国内企业正加紧攻关,相信不久就能实现国产化。
目前大飞机国产化率已达75%,预计到2027年国产发动机的成熟及供应链自主化,将使C919完成全部国产化,彻底摆脱对西方的依赖,具备稳定量产和批量交付能力,打破波音、空客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