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前公婆近亿资产涉贪女子最新发声,女子举报公婆资产近1亿元涉嫌贪腐一年没进展?当..

近日,一则”女子举报前公婆近亿资产涉贪”的消息再次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这起始于2024年7月的举报事件,至今已过去近一年时间,核查结果却迟迟未向社会公开。

事件起因是一场离婚纠纷。据了解,曾女士在2024年7月实名举报前公公婆婆拥有巨额不明财产。她表示,前公公是南充市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局长,前婆婆是工商银行南充分行计财处处长,两人名下资产高达近亿元,远超正常体制内收入水平。

这笔资产具体包括8套商铺、3套住宅,总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以及全屋名贵红木家具和大量字画收藏品。更令人关注的是,曾女士还指出他们”大量持有并使用他人进行理财涉嫌洗钱”。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

曾女士透露,她大学毕业后通过相亲认识了在成都一家银行工作的尹某,并于2020年7月31日在成都市双流区民政局登记结婚。婚前婚后,她的经济一直保持独立,自己还在30岁时购买了两套房产和一辆奔驰车。

婚后3年,由于一直未能生育,曾女士主动提出离婚。2024年1月18日,成都市温江区法院受理了她提出的离婚案,她要求判决双方离婚并分割婚后共同财产。

法院调查发现,曾女士前夫名下有数百万元信托产品和两套价值超200万元的房产,加上其他财产总计近1000万元。然而,令她意外的是,法院认为这些财产并非夫妻共同财产,而是前夫父母的财产及亲戚委托投资理财的资金。

更让曾女士感到愤怒的是,法院最终仅判决给她5万多元的财产分割,远低于她期望的数额。”婚后夫妻共同财产明明有近1000万元,这样做太欺负人了“,曾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特别气愤的是,前夫还认为她婚前购买的两套房产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分割,虽然法院并未支持这一主张,但这也成为她最终选择举报的另一重要原因。

据曾女士回忆,在开庭前法官曾多次主持调解,婆家一开始同意支付她50万元,后来又降至20万元,最后同意60万元。然而,法院判决结果却只有5万多元。

“如果给我的判决金额比60万高一点或比60万低一点,我可能不会选择在网上实名举报“,曾女士坦言,她是被逼无奈才采取了这种行动。

2024年7月18日上午,曾女士收到了温江区法院的离婚判决书,当晚她便在网上发布了实名举报视频。

南充市发改委在7月19日迅速回应,表示已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南充分行成立调查组进行核查,将根据核查情况依规依纪依法处置。

然而,一年过去了,官方调查结果至今未向社会公布。

对此,南充市发改委办公室工作人员于6月27日回应媒体称,实名举报后他们及时进行了调查,并已将调查结果反馈给了曾女士,”她自己没有什么意见,我们手上的资料,她也是签了字有按手印的。”

但关于为何不公布核查结果,该工作人员表示,”涉及到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不便对外通报。”南充市发改委党建工作科工作人员也持相同态度。

这一说法与曾女士的表述存在明显出入。曾女士称,2024年7月30日上午,调查组通知她到一个酒店宣布核查结果,但对她提出的前婆婆退休时写了不经商保证却转身去房地产公司参与开发等情况,则以涉及对方隐私为由拒绝回应。”后来我对核查结果不接受不认可,拒绝签字”,曾女士表示。

此后,曾女士多次发视频表达希望早日向社会公布核查结果的诉求。

这起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关注与讨论。一方面,公众希望官方能够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回应社会关切;另一方面,涉事人员的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之间的平衡也需要妥善处理。

无论怎样,在反腐败工作常态化的今天,相关部门应当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依规处理此类举报事件,既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也确保调查过程的客观透明。

我们将持续关注此事的进展,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在合适的时机给予社会一个合理的解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