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爷》,此词条收录于10/10,仅供参考
财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掌管世间财源的神明,受到广泛的信仰和崇拜。在中国道教中,财神被尊为重要的神祇之一,被认为是能够给人们带来财富和好运的神明。民间在春节期间,会举行一系列祭祀迎接财神的民俗活动。
在中国北方地区的农历正月初二,人们会进行祭财神的祭祀活动,以祈求财神的保佑和赐福。人们会在家中设立祭坛,燃起香火,献上供品,祈求财神能够保佑他们在新的一年中财源广进、事业顺利。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农历正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也会进行迎财神的仪式。在初四的晚上,会准备好祭牲、糕点、香烛等物品,等零点一到就开始鸣锣击鼓焚香礼拜,祭品中一定要有羊头和鲤鱼,羊头代表着“吉祥”,鲤鱼的“鱼”与“余”谐音,象征着“吉庆有余”以及“年年有余”。
民间信仰的财神中,文武财神和五路财神是最为常见的。武财神包括赵公明、关公等,他们被视为能够驱邪避凶、保佑平安的神明。文财神则包括比干、范蠡等,他们被视为能够带来财富和好运的神明。九路财神有王亥、柴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