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西岳文化"关注
文/王继平
安阅的故事
2025年9月3日,和煦的秋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西安未央区一间温馨人家的屋子里。10岁的安阅坐在沙发上,聚精会神地与105岁的太爷爷安刚,爷爷安全,奶奶云霞,还有爸爸安仁,妈妈李红,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起其乐融融地看电视。电视里,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正在隆重举行,激昂的音乐声响彻整个房间。
安阅睁着大大的眼睛,全神贯注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电视屏幕。当那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在镜头中出现时,他突然感觉到身旁的太爷爷安刚挺直了身子,缓缓地举起了右手,向电视里的党旗国旗军旗敬礼。安阅愣了一下,随即也赶紧模仿着太爷爷的样子,认真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有模有样地敬起礼来。惹得旁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别笑了,你们都来一起敬礼!”小家伙安阅奶声奶气煞有介事地认真命令大家。
“好,好,我们都敬礼!”奶奶第一个响应。
太爷爷安刚看着安阅,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安阅啊,太爷爷当年就是跟着队伍,拿着枪,和日本鬼子打仗。那时候啊,条件可苦了,但我们心里都有一个信念,就是要保卫祖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安阅听得入了神,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太爷爷,你们真厉害!我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当解放军保卫祖国。”
安阅的爸爸安仁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盘水果,“爷爷,爸,妈,阅阅,你们先吃点水果。今天这阅兵式,可是很有意义啊。”安仁看着安阅,笑着说,“安阅,你知道吗?你名字的由来可和这大阅兵有关呢。十年前的九月三日,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那天,你出生了。我和你太爷爷、爷爷、奶奶、妈妈都希望你能永远阅读铭记那段历史,缅怀先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适逢天安门大阅兵,就给你去了这个名字。”安阅点了点头,“爸爸,我知道啦。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了解更多关于抗战的故事。”
这时,安阅的妈妈李红也走了过来,“阅阅啊,你太爷爷和爷爷可都是抗战的英雄哩,爷爷也是一位退伍军人,为国家奉献过自己的力量。”安阅好奇地问道,“妈妈,那爷爷以前是做什么的呀?”李红笑着说,“你爷爷以前在部队里是搞后勤保障的,他虽然没有在前线打仗,但也为战士们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物资保障和后方支援,冒着枪林战雨运送弹药粮食上过前线。”
安阅恍然大悟,“哦,原来爷爷也这么厉害呀,向太爷爷、爷爷敬礼。”他一下子从沙发上蹦起来,向太爷爷、爷爷举起小手敬了个不太标准的军礼。
一家人正说笑着,电视里的阅兵式还在继续。看着那整齐的方队,先进的武器装备,大家心中都充满了自豪感,尤其是俩位抗战老兵,不停地点头竖起大拇指,脸上始终洋溢着从心底发出的微笑。安阅也表决心说: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长大后也要像太爷爷和爷爷一样,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说起安阅这孩子,背后的故事可多着哩,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十四年前安仁和李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喜结良缘。结婚三年了李红还没有怀孕的迹象,两人就到医院去检查。检查结果是两人的身体都没有任何问题。医生问他们有没有性生活,两人傻呆呆地说,“我们一直认为两人睡到一张床上就能生孩子。”医生听完后哈哈大笑,“你们这些书呆子,真是高学历低情商啊!”随后医生给他们详细介绍了生儿育女的基本生理知识,回家后三个月他们就怀上了安阅。生完安阅后,家里老人们都希望他们再生一个,可他们两人一致表示不再生了。现在的年轻人大概都是这样的想法了,说是工作和经济压力大,只生一个就不再要了。
十年来,安阅的成长充满了乐趣。记得他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老师问大家长大后想做什么。别的小朋友都说想当医生、老师、科学家,可安阅却大声说,“我想当解放军,像我太爷爷和爷爷一样,保家卫国。”小朋友们都被他的话逗笑了,可安阅却一脸认真。
还有一次,安阅在公园里看到一位穿着军装的叔叔,他立刻跑过去,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叔叔,你是解放军吗?我以后也想当解放军。”那位叔叔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小朋友,你真有志气,好好努力,以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
随着安阅一天天长大,安仁夫妇也在思考着怎样才能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们知道,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他们决定要多带安阅去参观一些红色教育基地,让他亲身感受那段历史,传承抗战精神。同时,也要鼓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对刚才的阅兵式,大家还兴趣盎然地发表各自的见解。众口一词的说到:这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阅兵,是中国人的自豪、是全球军事技术领导者的宣言。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安仁和李红两人共同即兴作诗一首,念给大家听。诗曰:
金秋九月艳阳天,紫禁城中军容显。
礼炮声声震寰宇,军旗猎猎映天安。
铁流滚滚惊地喧,银翼赫赫破云烟。
抗战老兵情无限,英雄方队志弥坚。
众志成城凝国力,正义之师护家园。
铭记历史缅先烈,开创未来谱新篇。
大家一起鼓掌说好。这时候安阅坐不住了,他站起来迫不及待地说。“我给大家朗诵一首唐诗好不好?”“好!好!”在一片叫好声中,安阅用悦耳的童声为大家吟诵了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诗仙李白的名诗《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安阅朗诵完后,又是一阵更加热烈的掌声。妈妈自豪地说,这首诗阅阅早就背熟了,在今天这个日子里朗诵更加有一种豪放的气概和非凡的意义。我昨天买了好酒,今天大家共同庆祝,一醉方休!
阅兵式结束了,安阅一家的热烈讨论还在继续。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安阅就像一颗茁壮成长的小树苗,在长辈们的呵护和教导下,向着阳光,茁壮地成长着。
窗外,蓝天白云下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室内欢歌笑语不绝于耳。酒菜的香味和连绵不断的“干杯”声传得很远很远 。
作者简介:王继平,男,71岁。陕西礼泉县建陵西北村人。吉林大学外语系日专77届毕业生。西安中电集团39所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写作、摄影、朗诵。
投稿方式
1.投邮箱:834398802@qq.com
2.投微信:suyan834398802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尽快联系编辑
往期佳作(点击蓝字直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