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击叛军之战-唐朔方与安禄山大同军的战争

郭子仪击叛军之战

《郭子仪击叛军之战》,此词条收录于10/09,仅供参考

      郭子仪击叛军之战(天宝十四载十二月),是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在这场战争中,唐朝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军成功击败了安禄山大同军使高秀岩部。

      755年11月,唐玄宗得知安禄山发动叛乱后,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率军东进,讨伐安禄山。郭子仪的势力在当时全国十大节度使中是最强的,他东出不仅能及时支援河东唐军抗击燕军,还能切断燕军的归路,威胁其后方。

      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时,曾任命高秀岩为大同军使,率兵阻止朔方军东出。郭子仪得知高秀岩进攻朔方军后,率军赴援,将高秀岩击败。随后,郭子仪趁胜追击,收复了河东道的静边军。

      安禄山派遣薛忠义率军来救,试图夺回静边军。郭子仪命令李光弼、高睿、仆固怀恩、浑释之等将领迎战,大败薛忠义大军,杀死叛将周万顷。郭子仪还在河曲大败高秀岩,随后围攻云中郡(今山西省大同市)。

      郭子仪还命令别将公孙琼岩率领二千骑兵,攻占马邑郡(今山西朔州市),打通了朔方军与河东军之间的联系。东陉关(今山西代县东)是太原北面门户,河东唐军为了保卫河东、太原,曾关闭东陉关抵御叛军。

      郭子仪的接连胜利是安禄山叛乱以来唐军军事上的最早胜利,给各地抗敌军民以很大鼓舞。这场胜利也为李光弼东出井陉、入河北扫清了障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