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办公室就炸开锅了,微信群里一条消息刷屏,说是大学四年制要变成“3 X”了,学生家长都问我真的假的呀 有点像去年说高考要取消那阵子 闹哄哄的 说实话我刚看到的时候也有点蒙 这事儿要真成了 那得是大新闻啊 我翻了会儿手机 结果没一个权威媒体确认。还是那句话 有些事看着热闹 实际没那么简单。
教室里学生们也在议论 你看小李 说话声音大得很 老师 以后是不是三年就能毕业了呀 他说得眉飞色舞 旁边的小王笑得直拍桌子。这让我想起前几年学分制刚推行那会儿 也有学生问 要是我提前修完学分是不是可以早毕业?我琢磨着灵活学制其实早有苗头但说所有本科都要变成“3 X” 还真得冷静点想一想。
其实“3 X”模式在国内还真不是新鲜事儿强基计划的本研贯通 医学专业的“5 3 X” 还有一些国际合作项目 都有类似结构 可这些模式啊 针对的都是特定人群和方向 不是谁都能随便套进去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那可不是随便就能选上的你得天赋得努力 还得有点命吧。
坦白说我对这种新模式既羡慕又有点焦虑 想想看 三年本科直接衔接研究生 或者本硕连读 多省时间 多高效 可我也见过不少孩子 三年过得晕头转向 还没想明白自己要干啥就被推着往前走了。你说 他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好像也未必。
有一年 我带的那个基础学科实验班 出了个小何 数学天赋特别强 那时候“3 1 X”刚试点 他说 老师 我想试一试本研贯通 你觉得行吗 我当时还挺支持的 结果第二年他突然来找我 说老师 我有点撑不住了 觉得自己还没想明白未来的方向。他当时跑得很快 不对 应该说是飞一样地冲了出去 可后来慢下来了 说自己需要时间思考。我一边安慰他 一边也在想 这种培养模式到底适合多少人呢。
很多家长问我 这种模式是不是对所有孩子都公平我只能说 选择越多 适合的也越有限。这事儿说白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一刀切的。
但大家为什么对“4年变3 X”这么感兴趣呢。说白了 还是想快点毕业 快点步入社会 早点有结果。可现实是 教育部也没说要让所有人都这么搞 清华北大的公告里也没写过一刀切的政策。_只有小部分人能走特定通道_ 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得四年该怎么学就怎么学。说句不成熟的话有时候慢一点 反倒能看得更清楚些。
数据上看 我看过教育部去年给的报告 绝大多数高校本科毕业年限依然是四年 只是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探索越来越多。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灵活的路径 谁也说不准但我不觉得会一夜之间全推倒重来 这个想法 很好 现实嘛 慢慢来吧。
废话一句 响应热点的时候 还是得多听听权威的声音。朋友圈转来转去的“好消息” 有时候只是一阵风_其实背后真正的变化 更多藏在那些静悄悄的小试点和精英班里_。
我觉得教育的路 很长 很宽 不是缩短一年两年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_反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这才是最重要的_。
有时候我也迷糊了 我以为答案很简单 等等 仔细想想 其实每个人的教育节奏都不一样 这才是最难的地方吧。
说到底啊 有些变化看着新鲜热闹 真要落地了 还得问问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是快 是慢 还是各自的方向呢——这个问题啊 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