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大调整,方案公布!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来了

8月28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对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高校专业大调整

《方案》提出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快速布局一批学科专业点。同时还提出实施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孵化行动,布局建设一批示范性学科交叉中心。

01 学科专业调整的六大机制

《方案》提出了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六大机制: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健全供需对接机制,创新目录管理机制,完善分类发展机制,改革评价考核机制,优化激励引导机制。

02 六大专项行动计划

《方案》明确了六大专项行动: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实施基础学科跃升行动;实施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孵化行动;实施存量学科专业优化行动;实施学科专业内涵更新行动;实施培养模式改革深化行动。

03 人工智能:最热门的交叉学科

在众多交叉学科中,人工智能成为最热门的方向。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统计,全国已有27所高校开设,热度断层第一。

高校专业大调整

作为一门基于计算机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人工智能在不同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展现出多样化的重点。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该校凭借仪器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学科优势,率先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工作,并依托科研实力,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领域,致力于实现空天强国的战略目标,在众多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高校专业大调整

高校专业大调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雷院士团队:仿生复眼、智能导航系统等多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

高校专业大调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余贵珍教授团队:M-BOX/V-BO等车规级控制器核心设备,并开发出多款自动驾驶重型矿车)

高校专业大调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海洋教授团队:融合虚实结合的自动驾驶智能安全测试验证平台)

04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

《方案》在学科专业内涵更新行动中明确提出,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支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导师发展中心等高质量建设。

此要求与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相呼应。意见提出要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创新智能学伴、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

05 产学研协同推动AI交叉学科发展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正在推动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发展。2025年8月22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开展深入合作,在物理AI、机器人技术及材料科学等跨学科领域展开应用研究。

类似这样的合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为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

06 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就业前景

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劲的就业势头,尤其在中美两国表现突出。

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于2025年超5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同时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预计2025年需求达600万人,缺口超过400万。算法工程师等核心岗位供需比严重失衡,低至0.27。

美国就业市场同样火热,近四分之一的技术岗位招聘要求具备AI技能,AI相关职位的招聘量在2015年至2023年间增长257%。

预测人工智能交叉学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多元,前景广阔。技术研发类岗位如AI算法工程师、自然语言处理专家年薪在50万至100万以上;应用落地类岗位如AI解决方案架构师年薪也达30-60万。

就业领域已从传统的互联网35%、金融20%、制造15%和医疗10%,扩展至农业、教育等增速超50%的新兴领域。企业招聘时更看重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而非单纯的名校学历。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的印发,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进入了新阶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