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岭腹地的陕西汉中留坝县,隐匿着这样一个小村庄,在这里,住宿一晚竟要价 2000 元,着实令人咋舌。留坝县素有 “秦汉咽喉” 之称,北靠秦川,南邻巴蜀,地理位置独特。
深藏于秦岭之中的留坝县城,七八月份平均气温仅 22 摄氏度,气候宜人。而附近的小留坝村,更是一幅如诗画卷:溪水潺潺流淌,青石小径蜿蜒,黄土墙、素瓦顶的民宿院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每逢夏日旅游旺季,这里便车水马龙,满是外地牌照的车辆。
如今,留坝县已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民宿产业集群。其中,两千元一晚的精品民宿小院 “隐居乡里” 尤为引人注目,山沟沟里的黄土房竟卖出了 “北京价”。
起初,周边村民还满心怀疑 “两千一晚的院子谁会来住?” 但随着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他们纷纷改变态度,或是应聘成为民宿管家,或是自己开办民宿。
一、高价民宿引热议,网友观点两极分化
留坝县地处秦岭腹地,凉爽的气候使其成为天然的避暑胜地。小留坝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然而,这里民宿的价格却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
留坝县的民宿产业发展迅猛,“秦岭宿集” 带无边泡池的房型每晚售价 1980 元,“咏归川” 庭院套房每晚超过 900 元,毗邻的柞水县终南山寨的私汤温泉民宿也高达 1200 元 / 晚。这些高端民宿主打 “避世体验”,65% 的客源来自北上广深等大城市。
面对如此高价,网友们观点鲜明对立。一部分支持者认为 “值”,他们觉得民宿带动了村民增收,提供的服务和体验与价格相符,而且相较于去景区挤着住酒店,这里更为舒适。
但反对者则质疑这是在 “割韭菜”,认为 2000 元的价格远超普通游客的预算,部分是靠网红炒作起来的。当然,也有理性的声音指出,当地民宿分为三个档次,像 “漫拾光” 等大众民宿每晚仅需 300 - 500 元,形成了分层供给,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二、从农家乐到高端民宿,乡村旅游的蜕变
几年前,留坝县的乡村住宿还以 100 元的农家乐为主,如今却已发展出 2000 元的精品民宿,这种房价的巨大变迁背后,是乡村旅游的深刻蝶变。
这些高端民宿所售卖的,不仅仅是一晚的住宿,更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们大多由老宅改造而来,既保留了原始的建筑风貌,又巧妙融入现代设计元素与舒适设施。
以终南山寨的 “花间境・林隐” 温泉酒店为例,每间房都配备私汤温泉,游客爬山后能在此尽情享受泡汤的惬意,这成为酒店的一大卖点。同时,酒店还设有全景落地窗,让游客躺在床上就能将秦岭的绝美风光尽收眼底。
民宿产业的发展还带来了人才回流。像谭悦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数据显示,自 2023 年至今,留坝县已吸引 2142 人返乡,其中包括 176 名大学生和 1830 名农民工。
三、民宿产业改写乡村命运,人均增收显著
尽管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民宿产业正在深刻地改写着留坝县乡村的命运。留坝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自 2019 年首个精品民宿集群运营后,当地经济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4 年,留坝县覆盖 13 个行政村的民宿集群有 144 个特色民宿,民宿运营总收入达 1.1 亿元,带动全县旅游收入 33.4 亿元。对于仅有 4.2 万常住人口的留坝县来说,这相当于人均增收 6.7 万元。就如民宿管家殷书丽,在旺季虽无休假,但月薪能达到 4800 元,与当地县城普通公务员薪资相当。
四、探索可持续发展,展望乡村振兴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王向民教授指出,留坝县民宿产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缩影,它实现了外部资本与本土资源的有效结合,成功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不过,教授也提醒,要警惕民宿产业出现同质化竞争,应依靠农耕文化、生态体验等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留坝县已经在积极探索 “民宿 农产” 模式,通过民宿渠道,天麻、土蜂蜜的销售额增长了 300%。同时,民宿产业的成功也引来了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当地政府推出贴息贷款、设计补贴等政策,信用社甚至上门服务,帮助村民解决创业难题。
对于游客而言,选择也日益丰富。除了留坝县的高端民宿,西安周边还有不少平价选择,如日常价格在 520 元左右的西安浐灞艾美酒店,以及位于西安市中心、评分高达 9.6 的汉唐驿唐风美学民宿。
民宿管家殷书丽在旺季的收入与当地公务员相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谭悦一样选择回乡投身乡村振兴。随着 “民宿 农产” 等新模式的不断推广,留坝县的天麻、土蜂蜜等农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这一切都表明,乡村振兴已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正在这里生动地实践着。
图文源于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