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进行了为期2.5小时的会谈后,双方宣布已就结束俄乌冲突的方式“基本达成共识”。这场会晤中,俄罗斯表现出人意料的合作态度,但在最关键的安全保障问题上,普京却抛出了一个令国际社会愕然的条件:只有中国参与的维和部队,才能在战后乌克兰执行任务。
01会议突破,共识背后藏玄机
阿拉斯加会谈标志着美俄关系的显著缓和。特朗普在会后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双方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离结束冲突“很接近了”。
普京在会后透露双方达成了“未公开的协议”,并邀请特朗普在莫斯科举行下次会晤。这种互动表明,两位领导人之间建立了某种工作关系。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俄达成的初步共识可能涉及领土交换方案及美国对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俄罗斯可能要求乌克兰承认其对顿巴斯等地区的实际控制权,以换取停止在哈尔科夫等地的军事行动。
02俄罗斯要求,中国成唯一选择
普京在会谈中明确划出红线:维和部队可以进入,但任何来自亚太地区的军事强国绝对不允许出现。俄方谈判代表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在俄罗斯的边境安全框架内,唯一能够被接受的维和力量,就是中国的武装力量。
这不是普京首次提出这样的要求。早在今年3月,当欧洲国家声称要在战后派兵驻扎乌克兰时,普京就明确表示俄罗斯只能接受由中国等非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
俄罗斯之所以特别“点名”中国,背后有深远的战略考量。中国并非北约成员,这让其能够在西方的军事同盟体系之外独善其身,从而避免“条约连锁反应”的巨大风险。
03战略考量,多方利益复杂交织
中俄之间多年的合作与互信,为这种特殊的安排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2025年8月,普京签署政令,正式确立中国为“特殊战略协作伙伴”,这份仅包含三个国家的清单,成为国际政经界热议焦点。
在经济层面,中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2025年1-7月,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总量超过8300万吨,日均输油量达40万桶,两国贸易中人民币和卢布结算占比达70%,有效规避了SWIFT系统的限制。
甚至在军事领域,双方也展示了战略协调能力。根据俄太平洋舰队新闻处8月14日宣布,一支由俄罗斯海军和中国海军组成的舰队在完成补给后,启航前往太平洋执行亚太地区联合巡航任务。
04中国回应,谨慎中立留有余地
对于普京的提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
这个回应既没有直接拒绝普京的要求,又留有了充分余地。中国有自己的外交原则和立场,始终坚持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他国内政。
中国若要介入俄乌冲突的维和行动,还面临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需要获得乌克兰的同意。但由于俄乌冲突的复杂性以及西方舆论的误导,乌克兰国内部分势力对中国仍存在误解和敌意。
05国际反应,盟友关系面临考验
欧洲国家对美俄可能达成的私下协议表示担忧,德国和法国已敦促美国确保欧洲参与后续谈判进程。欧盟委员会联合声明强调:“乌克兰必须拥有钢铁一般的安全保障”。
特朗普政府处理乌克兰问题时展现出实用主义策略。美特使威特科夫透露,俄方首次同意在和平协议中加入“类北约第五条”条款(攻击乌克兰视为攻击所有保障国),作为不加入北约的替代方案。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虽然同意与普京当面谈判,但明确划出红线:“所有对乌克兰至关重要的问题,包括领土问题在内,都应该在乌克兰的参与下进行讨论”。
06未来展望,和平之路仍漫长
任何协议都需要与战场实际控制线相符,否则将重蹈2014年明斯克协议成为一纸空文的覆辙。情报显示,俄军已控制卢甘斯克全境及顿涅茨克州70%以上土地。
分析认为,未来局势发展将取决于泽连斯基政府的立场选择。若乌克兰拒绝妥协,冲突可能持续;若接受领土调整方案,则可能面临国内政治危机。
极右翼武装团体“亚速营”已发表声明,威胁称若中央政府接受任何割让领土的协议,其将立即发起长期且非对称的游击作战。俄罗斯本土近期亦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恐怖袭击事件屡有发生。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随后在白宫举行会晤,欧洲多国领导人紧急赴华盛顿参与讨论。
任何协议都需要乌克兰同意,而泽连斯基已经明确表示:“所有对乌克兰至关重要的问题,包括领土问题在内,都应该在乌克兰的参与下进行讨论”。
未来几周,各方将继续就停火方案细节进行磋商。普京与泽连斯基的直接会谈也在筹备中,但乌克兰坚持“俄必须先停火”,而俄罗斯则希望先确定和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