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车?谁敢推荐直接移交纪检!”
浙江一医院内部通知突然刷屏,措辞之严厉令人心惊。
近日,一张浙江某医院内部通知截图引爆网络:全院职工严禁以任何形式推荐非正规转运车辆,违者直接移交纪检!
风暴来得毫无征兆,却又暗流汹涌。通知措辞如刀:“口头推荐、提供联系方式、代为联系…一经发现,视为涉嫌‘内外勾结诱导消费’的严重违法行为。”
医院的草木皆兵,事出有因。
现在患者想转院?医生只能指两条路:
打96120!但别高兴太早。工作人员明确告知:这是非急救转运,只接“无生命危险”的单子。跨市转运超100公里?每公里10元起跳。配护士?每公里再加5元。高速费、开机费另算。跨省?价格还得往上蹿。
或者,打120!但普通120救护车基本只能市内跑。想跨市甚至跨省?难上加难,费用更是个无底洞。
患者若情况危急急需跨省转运?对不起,流程漫长——家属得自己跟医院磨,申请ECMO等稀缺资源?除非有过硬“人脉”,否则只能苦等。
一夜之间,非正规转运成了医院禁区。
医院工作人员面对记者询问,语气斩钉截铁:“职工不可能推荐其他车辆!96120开通后,统一归口管理。”并强调,这是卫健局的铁令。
禁令背后,是难以言说的痛。
有网友一针见血:“银行的每一条规定,都是一个血泪教训。”当善意推荐可能变成“诱导消费”的指控,谁还敢伸手?
另一条评论更直白:“农夫与蛇,真实上演。医生这‘农夫’,不好当。”
更耐人寻味的是,某医院医务科紧急通知在圈内疯传:
“@所有人!今晚必须传达到位!任何人都没有任何理由向患者介绍院外救护车,尤其是民营的!唯一途径——指导打120!”
“今晚必须到位”六个字,透着十万火急,也写满了无奈的后怕。
一边是严令禁止下医生战战兢兢,推荐之路彻底封死;另一边是正规渠道费用高昂、门槛林立,危重患者转运陷入困境。
天价“黑车”或许消失了,但生命通道上的巨石,似乎并未完全搬开。
当善意成为不敢触碰的风险,当正规渠道未能完全覆盖需求,这道看似针对“乱象”的禁令,最终卡住的,会是谁的求生之路?
蝴蝶翅膀已扇动,这场医疗信任与资源困局的风暴,终将吹向何方?
来源:青禾
版权说明:我们旨在分享,尊重原创!
1. 图片来源于网络。作品版权及观点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2. 所有转载均标明原始来源与原作者,如尽力核查未能发现原始出处和原作者,则默认“来自网络”。若有疏漏欢迎原作者联络,联系微信号:yihumba。
关注医护站公众号(每天为您更新医疗资讯、临床医学、护理等经典文章;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