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男子开车去加油。原本只想加50元的油,结果加油站员工手一抖,直接加了5050元!
加油站让男子全额买单,男子坚决不认账。双方各执一词,那么,到底谁该为这多出来的钱买单?一起来看看!
一.案情回顾
浙江,一男子开着客户的车,到加油站加油。
他刚停好车,就跟加油员说:“加50块钱的油就行。”加油员点点头,开始操作。
男子走到一旁等待,便没有多注意加油员的操作。谁知等加油结束,男子走过来准备付款时,却赫然发现,油枪上显示的金额竟然高达5050元!
男子顿时惊呆了!:“我说的是加50元的油,这怎么给我加了5050元的油?!”
加油员一听也慌了,赶紧检查,才发现是自己输错了数字,把50输入成了5050。男子气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我可没这么多钱!”
面对如此巨大的差额,男子当然不愿意支付这笔费用了。更别说,这还是客户的车,自己支付不合适,管客户要更不合适。
男子认为,自己已经明确表达了,只加50元的油,是加油员自己弄错了,后果应该由加油站来承担。
然而加油站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加油站负责人说:“虽然我们输入的金额是错了,但油是不是确确实实已经加到你车里了?那你就得付钱!
再说了,你开客户的车,客户账户上本来也有足够的余额足以支付这笔钱。你有啥不愿意的?你又没损失!”
男子一听,更生气了:“我只说加50元,结果你们楞是给加了5050元的油,这是你们的错,凭什么让我们买单?再说这是别人的车,我有什么权利给别人做主?”
谁知加油站态度很强硬:“我们油是一分没少给你加上了,没毛病吧?那你就得一分不少把钱付了,这是规矩!”
男子则认为:不管车主账户上有多少钱,那是人家的事与自己无关。而我说了加50元的油,现在多出来5000元,这让我怎么消化?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男子无奈最后将加油站告上法庭。
那么,从法律角度怎样认定这件事儿呢?
二.法律分析
这场纠纷的核心在于:加油站操作失误所导致的损失,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而企业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如果因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导致消费者遭受损失,那么损失应当由企业承担,而非消费者。
在本案中,加油站工作人员因工作疏忽大意,错误地将50元输成5050元,这一行为明显属于服务失误。
依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 ,应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也就是说,加油站作为一个专业机构,其工作人员在操作加油设备时,理应谨慎、准确。如果因错误操作而导致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油站作为服务提供方,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应将责任推卸给消费者。
最后,根据《合同法》中的相关条款,合同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
男子明确要求加50元的油,这一口头约定即构成了,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加油站员工失误,并不能改变这一合同属性。
因此,男子只需为自己约定的50元油费买单,多出来的油钱,由加油站承担。
另,加油站认为车主账户上有钱,但这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是车主是否知情?是否同意支付,这笔多出来的不菲油钱,如果车主明确表示不同意支付,那男子也不该被要求承担全部责任。
男子有权拒绝支付这笔不合理的费用。而加油站也应以此为戒,妥善处理此事。
三.案情看法
对此,有网友调侃:“这加油站是抢银行呢?加个油能加出豪车价!任谁都接受不了加5000多的油,这是喝油呢!”
还有网友说:“加油站是专业机构,出了错就得认。男子拒绝付多余的钱,完全合理。不然,消费者权益怎么保障?”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案例根据真实案件改编,文中均为化名,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