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会被送ICU?
据新闻报道
23岁南京小伙连续数周
每天久坐超8小时赶论文
导致左下肢肿胀、疼痛
最终被诊断为左侧股静脉
腘静脉血栓形成
无独有偶
34岁的广西女子
因在高铁上久坐8小时
突觉剧烈胸痛、上腹痛和晕厥
而后经历两次心脏骤停
住了10天ICU
祸首竟然是久坐
诱发深静脉血栓
导致了致命性肺栓塞
什么?
久坐还可能致命?
虽然是小概率事件
但血栓一旦发生
确实非常危险
当下,越来越多人变身“久坐族”,工位“生根”N小时、沉迷手机“葛优瘫”N小时……根据《柳叶刀》202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达国家的成年人每天平均有9到10个小时是坐着度过的。
都知道长期久坐伤身体,但具体会有什么样的危害,该怎样避免呢?今天,重医附一院健康管理中心彭建珩医生,和大家聊聊“久坐”那些事儿。
久坐常见的6大危害
1. 深静脉血栓
久坐最直接和最致命的健康风险之一就是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
DVT是指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在深层静脉(通常是腿部)形成血块。这种固体血凝块就像河道里的淤泥,会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导致血管堵塞。因为DVT可能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悄然形成,因此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当血栓发生在腿部,患肢可能出现肿胀、疼痛、静脉曲张、皮肤瘙痒等症状。一旦腿部的血栓脱落,可顺着下肢深静脉向下腔静脉游走,到达右心房、右心室,最后堵住肺动脉,导致肺栓塞。这时,右心室的血液不能有效地泵到肺部与氧气结合,导致...出现缺氧,患者可能毫无征兆地出现严重的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短时间就会有生命危险。
研究表明,连续坐4小时以上不活动的人群,DVT的风险增加了50%。久坐人群,尤其是办公室白领、长途旅行者和手术后的患者,饮水不足导致血液粘稠,就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
如果您体检发现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等慢性疾病,或者有长期吸烟的不良习惯,这些问题往往会诱发血管内皮损伤,那久坐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2. 肥胖与代谢性疾病
研究表明,长时间静坐会降低身体燃烧热量的能力。坐着仅2小时后,身体燃烧脂肪的效率可下降50%,这大大增加了肥胖的可能性。
同时,每天久坐不动,脂肪容易在腹部堆积,到达一定量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糖尿病等病症。
久坐还会减少身体处理葡萄糖的能力,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3.心脑血管疾病
久坐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每天静坐超过6小时的人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坐3小时以下的人群高出50%。
4. 背部和颈部疼痛
久坐的另一个常见后果是肌肉骨骼的疼痛。
长时间坐着办公或玩手机会给颈椎、胸椎、腰椎和肩部带来压力,导致关节炎症,出现慢性疼痛。
5. 心理健康问题
久坐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久坐行为与焦虑和抑郁症的风险增加有关。缺乏身体活动会导致身体分泌的内啡肽减少,而内啡肽是调节情绪的关键物质。
6. 加速衰老
久坐还与衰老有所关联。
研究发现,久坐可能会通过缩短端粒来加速细胞衰老。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结构,端粒的缩短是衰老的重要标志,并与皮肤老化、皱纹增多、记忆力下降的发生密切相关。
怎样减少久坐危害
定期休息:有意识避免久坐,是减少伤害最根本的方式。每坐30分钟就站起来休息3分钟,这个时间内您可以轻松完成无绳跳100次和直立深蹲30次。下肢肌肉泵的舒缩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
保持水分摄入:充足的水分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建议上午和下午分别饮用500ml左右无添加的白水,避免过度饮用含糖饮料、咖啡和酒精。
规律运动:通过散步、骑车或游泳等运动,可以抵消久坐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对于久坐人群,每天行走9000至10500步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注意坐姿:保持良好的坐姿,颈背部挺直,有助于减少背部和颈部的压力。
提高健康管理意识:充分了解久坐对身体的危害,注意定时体检。体检可以全面评估血管的健康问题,比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针对性进行专业的健康管理或治疗,从而降低久坐导致慢性疾病的风险。
久坐的危害不容忽视
所以赶紧行动起来吧
没事走两步
别让屁股“黏”在椅子上啦
即使无法减少坐着的时间
也请保持正确的坐姿
尽量利用碎片化时间
增加日常活动量
也建议“久坐族”们
到医院
做一个久坐相关疾病的体检
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尽早预防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
专 家 简 介
彭建珩,主治医师,二级健康管理师,医学博士,公派美国休斯顿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公众应急救援(CPR)培训教师。目前从事健康管理、外科体检、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健康管理工作。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健康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和CSCD等文章多篇。多次获得中华医学会全国健康管理学大会优秀论文奖。
擅长:对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胃肠道肿瘤和肺结节等具有丰富的筛查和临床经验。
撰稿 | 彭建珩
编辑 | 姜佳妮
排版|胡源媛
校对| 陈唯
审核 | 罗蓉龙利蓉
往期回顾
《新华每日电讯》专访全国政协委员、重医附一院骨科主任黄伟
春日科学战"痘"指南:正确护肤 和痘痘说拜拜!
上班女超人 下班大女神!重医附一院6000多名女神 节日快乐!
致敬白衣“她力量”!“三八”国际妇女节系列活动举行
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
请点击“在看”或分享到朋友圈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