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5天销量破100万台,雷军杀疯了!

作者 | 林川 来源 | 品牌头版

9月27日,小米17系列开售仅5分钟,就刷新了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的首销全天销量、销售额纪录。

但随后,质疑之声四起。

小米官方迟迟未公布具体数字,雷军也只强调小米17Pro Max销量占比过半,被网友调侃为不敢亮底牌。

直到昨天,央视新闻一则报道落地,才让所有的猜测尘埃落定:

线下门店人气火爆,部分旗舰机型一度“一机难求”。其中,小米17系列凭借独特的“妙享背屏”创新、影像能力等,成为消费者新宠,开售仅5天销量破100万台。

图源:微博@雷军

这一数字,不仅打破了小米14系列7天破百万、15系列9天破百万的纪录,也成为小米数字旗舰史上最快的破百万机型。

要知道,央视对这类消费数据向来谨慎,能被它点名认证,小米17的热度和真实度显然不一般。

雷军这次,真的杀疯了。

从被唱衰到逆袭

小米17经历了什么

就在半个月前,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还泼来一盆冷水:

他预测小米17系列总出货量(约1000万台)将下调20%,标准版需求远低于预期,占比仅15%-20%。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网友分成两派:一方认为苹果都降价了,小米凭什么硬刚,另一方则坚信首销数据不会骗人。

对此王化表示,目前没有任何削减订单的计划。

图源:微博@王化

而市场一线的情况,确实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状态。

据媒体报道,在上海市区多家小米之家看到,Pro和Pro Max一机难求,首批到货即售罄,店员更是以“手机试到发烫”来形容。

而在电商平台,Pro Max发货排期已到10月下旬,标准版却是库存充裕,次日即可送达。

这种结构性失衡,一度被解读为“小米史上最强标准版旗舰机,卖不动了”。

但小米很快用行动进行了回应。

10月5日,小米17标准版16GB 1TB版本正式开售,售价5299元。

图源:微博@卢伟冰

此前,卢伟冰在社交平台坦言:“被骂惨了,听劝。”

原来,基于上代1TB版本销量偏低的实情,才导致这代初期未安排上市。

而在用户呼声高涨后,小米迅速调整产线,火速补上了这一配置。

这一招“听劝式运营”,展现了小米对市场反应的敏捷,或许可以稳住标准版的基本盘,17系列有望冲击生命周期千万销量目标。

5天破100万,

小米17凭什么

五天卖出一百万台,这个数字放在任何品牌身上都不简单。

要知道,同期上市的iPhone 17首周激活量约103万台,目前小米的激活量已达苹果的七成,还有部分在流通当中。

这是国产旗舰第一次,在首销速度上真正与苹果平起平坐。

这背后,小米靠的不是一时运气,而是一场产品力与用户心智的双重胜利。

不少网友表示,如果你摸过真机,一定会对那块“妙享背屏”印象深刻。

它不只是装饰,而是真正融入生活的第二屏——

打车时显示车牌、登机时展示航班信息、拍照时实时预览,甚至能养一只电子熊猫“胖达”,下雨时它还会撑伞。

有网友把背屏改成动漫角色动态壁纸,打造出个性化“痛机”,在社交平台掀起晒图热潮。

小米17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图源:小红书

人民日报点赞称,这种创新蕴藏着消费潜能、发展动能。

科技博主则评价道:“小米用一块背屏,给沉寂的直板机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

续航方面,更是甩开同行一个身位。

标准版在6.3英寸小机身里塞进7000mAh电池,重度测试连续使用12.2小时,iPhone 17耗尽自身和磁吸充电宝电量后,小米17仍剩26%电量。

小米17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图源:微博@小米手机

Pro Max版更是搭载7500mAh电池,比iPhone 17 Pro Max续航多出5小时。

在性能端,小米17系列搭载的是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第三代3nm制程工艺,具备更高能效比、处理瓶颈的突破空间。

影像上,小米17 Pro系列搭载徕卡Summilux系统和LOFIC高动态技术,逆光拍摄细节清晰,被称为“逆光之王”。

小米17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图源:微博@雷军

更重要的是价格——标准版4499元起,Pro Max顶配6999元,全系“加量不加价”,既有高端姿态,也具市场张力。

此外,小米的高端化不只是手机单打独斗,汽车的联动也帮了大忙。

SU7和YU7的热销,让更多人看到了小米在高端领域的能力,这种“人车家全生态”的协同效应,也反过来提升了手机的品牌调性。

总的来说,五天破百万的背后,是战略长期主义的爆发点——不是靠单款产品撑起,而是靠体系力量推起。

高端五年路,

小米不再模仿

如若把小米17当作一个节点,那么它既是高端化赛道上的一次重要落子,也承载着小米过去五年蜕变的浓缩。

雷军在年度演讲中坦言,五年前小米内外交困:“网上都说我们是组装厂,没技术,走不远。”

内部团队也一度陷入迷茫,不知是躺平还是继续打拼。

而一场持续半年的复盘,成为了小米的转折点。

他们决定“勒紧裤腰带供两个孩子上大学”——一边造车,一边造芯片。

小米17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图源:微博@雷军

五年累计投入1020亿研发资金,未来五年还将加码到2000亿。

2022年营收下滑15%,团队士气动摇,芯片业务也曾一度濒临放弃。

雷军在高管会上反问道:“如果现在放弃,十年后我们会后悔吗?”

最终,玄戒O1芯片在2025年发布,成为大陆首款3nm制程旗舰芯片,并搭载机型小米15S Pro上市。

图源:微博@小米手机

在汽车领域,小米SU7 Ultra在纽北赛道超越保时捷,成为最速量产电动车;YU7上市18小时锁单24万台,重新定义运动型SUV。

对此雷军说:“我们不再跟着别人走,而是走一条没人敢走的路。”

手机的高端化同样如此。从小米10的试水,到14、15的口碑积累,17系列终于完成了蜕变——

Pro Max销量占比超50%,全系均价突破5500元。

图源:微博@王化

据Canalys数据显示,小米在4000-5000元价位段市占率达24.7%,位列国内第一。

小米手机从16跳到17,直接对标苹果17,支持者认为这是勇气,是标杆意识的输出;反对者认为故意拉高代际感、制造话题,蹭苹果名字是没有底气的表现。

而这些争议本身,就是市场对小米高端化路线的一种回应。

小米选择的是“高对抗”姿态,不逃不避。它让自己在对标中被打量,也赢得了被打量的机会。

改变的勇气

回看小米17系列的爆发,它不只是产品的胜利,更是一家公司脱胎换骨的见证。

从被质疑“组装厂”到自研芯片、从造手机到造车、从追随者到对标苹果,小米用五年时间完成了基因重塑。

雷军在演讲结尾说:“改变,本身就是希望。路可以重新走,梦可以重新做,未来可以重新书写。”

如今,小米17系列正在冲击生命周期千万销量目标。

它的背后,是国产手机不再甘当配角、敢于在高端市场正面迎战的底气。

但这只是开端。

高端化不是销量的胜利,而是时间的磨砺。

未来的市场还会有更多挑战:供应链产能、标准版差异化、友商反击……

小米要保持这股疯劲,也要有持续的冷静。

从以前的“这手机像不像苹果”,到现在的“这手机能不能超越苹果”,问题的转变,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本文首发于品牌头版(ID:ceozhiku)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