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感情的开始变得模糊不清。暧昧拉扯成了常态,不清不楚的“上头”被误认为心动,一句“要不我们试试?”似乎就能草草开启一段关系。然而,我始终坚信:一段健康的恋爱,一定要从收到一束花和一场正式的告白开始。
这并非物质与否的问题,也无关形式主义。这束花,这场告白,是一种仪式。而仪式感的本质,是用心。
它是一份“开始的确认书”。
生活需要节点,爱情更是。模棱两可的开始,往往预示着随波逐流的结局。一句“我们是什么关系?”的追问,本就不该存在。正式的告白,是在明确地告诉对方,也告诉自己:“我喜欢你,我深思熟虑过,我决定让我们的关系从此刻起,进入一个崭新的、名为‘恋人’的阶段。” 这是一种责任感的雏形,是给彼此的一份安全感。
它是“行动胜于言语”的证明。
口头上的关心零成本,深夜的聊天记录转瞬即忘。但一束精心挑选的花,需要他走出门,花时间思考你的喜好,然后捧着这份心意走到你面前。这个“行动”的过程,本身就是诚意的一部分。礼物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提醒我们爱与被爱。它是一件信物,在你看到它的瞬间,会清晰地感知到:“我被一个人,这样认真地爱着。”
它是对“速食爱情”的温柔抵抗。
在这个什么都可以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太需要一些“慢下来”的郑重其事。省略了告白的过程,就像跳过播种直接期待开花,地基不稳,大厦何以将倾?这场仪式,是对彼此价值的肯定——你值得我鼓起勇气,组织语言,准备惊喜;我值得你明确无误的喜欢和公开的确认。
所以:
请勇敢一点。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准备一束符合她气质的花(哪怕只是一小束),看着她的眼睛,真诚地说:“这段时间的相处,让我非常确定,我很喜欢你。你愿意,让我们的关系更进一步吗?” 这份清晰和郑重,胜过千万句飘忽不定的晚安。
请珍惜那个愿意为你准备仪式感的人。同时,也要有勇气去拒绝那些“不清不楚”的开始。如果一个人连“喜欢你”三个字都吝于出口,连一场正式的告白都觉得麻烦,你又怎样能相信,他会在日后漫长的琐碎里,给予你应有的尊重和付出?
别在模糊不清的关系里消耗自己。你要等的,是那个会手捧鲜花,向你郑重走来的人。
因为,爱情最美的样子,理应如此开场——明确,真诚,且充满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