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曾经的街头王者
谁还记得十年前的小镇夜市,最热闹的摊位往往是正新鸡排,那会儿八块钱一块鸡排,再加上一杯酸梅汤,学生下课后排着长队,打工人加个宵夜也舍得花这点钱
那时候肯德基和麦当劳还嫌县城租金不划算,正新却早早扎了进去,占了先手,创始人陈传武喊出“十万开店,三个月回本”的口号,一下子吸引了无数想创业的小老板
加盟门槛低得惊人,有人说哪怕厕所隔壁的小铺子都能开出来,2017年门店数量破万,2021年更是冲到2.5万家,年卖鸡排7亿片,那时的正新真是“街头王者”
加盟红利变成了陷阱
事情从加盟政策变味开始,最早3.58万就能开店,后来一路涨到十几万,还多了一堆隐性开支,装修要用总部指定的队伍,设备必须买他们的,原材料也得从总部进
加盟商没了议价权,连调团购价都不行,有人吐槽“开店像替总部打工”
更过分的是,总部为了冲门店数量,把当初承诺的“500米保护半径”抛到脑后,有的县城一条街上挤了三四家正新鸡排,结果是大家互相压价,利润薄得跟纸一样
生意难做,有的店主只能打歪主意,有人用冷冻肉替代新鲜肉,有人缩短炸制时间,有人用自来水兑饮品,鸡排口感一天天下滑
顾客不愿再掏钱
顾客的嘴最诚实,鸡排从10块涨到15块,重量却从120克减到85克,口感也从当初的爆汁鲜嫩变成干巴巴的“面粉排”,有人吐槽“现在的鸡排还没手机厚”
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出,更是让人心凉,有的门店被拍到店员在操作台剪脚趾,有的店里鸡腿生蛆,还有人在鸡排里吃到塑料片
这些丑闻每一次曝光,都让消费者的信任打一个折扣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没闲着,肯德基、麦当劳推出平价套餐,华莱士深入县城搞10元3个汉堡,蜜雪冰城用“奶茶 炸鸡”的组合牢牢锁住年轻人,甚至本地品牌“他那时炸鸡腿”“永顺炸鸡”靠现炸和特色口味分走不少客源
市场变了,正新却停在原地
消费者的需求早就不一样了,十年前大家只图便宜管饱,现在更在乎健康和口感,很多年轻人宁愿买沙拉或用空气炸锅,也不愿再吃那一口油乎乎的炸鸡排
可是正新好像没意识到这一点,十年来几乎没有让人记得住的新品,好不容易推出藤椒味鸡排,结果又麻又涩,三个月就下架
后来想靠汉堡突围,却被吐槽“只有两片面包夹一片生菜,肉薄得能透光”,甚至搞过“9.9元半斤炸鸡桶”的促销,结果鸡肉干得像柴,配菜寒酸得只剩几片洋葱
这种不上心的态度,和当年用心做一块大鸡排、送一杯酸梅汤的正新相比,差得太远
丢掉的是最初的诚意
从2.5万家店跌到如今的1.4万家,两年关店1万家,这样的下场不是运气不好,而是自己一步步丢掉了最初的诚意
当初靠性价比打天下,后来却变成了低价低质
当初靠加盟商扩张版图,后来却把加盟商当提款机
当初靠顾客撑起口碑,后来却用敷衍的态度消耗顾客的信任
说到底,餐饮行业再怎么卷,到最后拼的都是那一口吃得安心的东西
我的想法
我觉得,正新鸡排的故事特别像一堂反面教材,给所有创业者提了个醒
一开始它做对的,就是抓住了当年小城镇的真实需求,用实惠打动了无数人,但后来忘了初心,以为靠扩张就能一直赢下去
消费者是最难糊弄的,他们愿意买账,是因为觉得物有所值,一旦觉得被忽悠,再低的价格也留不住
跌落神坛,不是市场无情,而是它自己先把最该守住的东西丢了
资料参考自:
关注我,每天分享更多新知识: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