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此词条收录于10/08,仅供参考
蜂巢,英语词译"Hive",是蜜蜂生活、贮存蜂蜜蜂粮和培育后代的场所。蜂巢主要由工蜂腹部蜡腺分泌的蜂蜡筑造而成,每张巢脾由数千个巢房联结在一起组成。
野外蜜蜂蜂巢多为单片,形状、大小、厚度不一,垂直悬挂于适宜的洞穴中。人工养殖蜜蜂所用的蜂箱中,蜂巢由多片在空间相互平行悬挂且与地面垂直的巢脾组成,每片巢脾一般长约37厘米、高约22.5厘米、厚即两个巢房的高度约2.5厘米。两片巢脾间距为7~10毫米,称为蜂路。
每片蜂巢由数千个横切面为六角形的巢房构成。巢房口略高于房底,以防蜂蜜外流;蜂巢形成9~14度左右的角度,以防止蜂蜜流出。巢房壁很薄,厚度为0.073毫米,误差极小。巢房可大致分为三种,分别为:雄蜂巢房,呈稍大的六角形,用于存放未受精卵;工蜂巢房,用于贮存蜂蜜以及花粉;培育蜂王用的巢房,称为王台,形状似下垂的花生,是蜂群在分蜂前临时修筑的,多在巢脾下部和边角上。在雄蜂房和工蜂房之间,以及巢脾与巢框的连接处,出现有不规则的过渡型巢房,用于贮存蜂蜜和加固巢脾。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蜂巢内会出现巢脾颜色逐渐变深、子脾区域巢脾厚度和巢房深度逐渐增加、巢房内围容积逐渐减小等现象,这些变化在蜂巢蜂蜜框上被称为“活动污迹”(TravelStain)。这会对蜂群生长产生影响。因此,在饲养蜜蜂时蜂农应及时促蜂造脾,并在巢脾使用半年后进行淘汰换新。
蜂蜜成熟后,养殖人员会拆下蜂巢,加工获取蜂蜜及其他副产品。生产蜂蜜的方法有压榨式取蜜、离心式取蜜等。现今最常用方法为离心式取蜜,即通过离心机旋转使蜂蜜与蜂巢分离。另外,也有不经分离、连巢带蜜供给消费者食用的产品,即巢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