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方乔
编辑| 刘渔
截至9月27日,胖东来2025年销售额达到171.29亿元,提前三个月超过2024年全年169.64亿元的成绩。这家只有15家门店的河南零售企业,单店年均销售额超过11亿元。
有意思的是,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今年3月还说“要把销售额控制在200亿元以内”,但按目前月均超19亿元的速度,这个目标11月就会被突破。
数据增长的另一面,是胖东来自营产品战略的持续发力。花372万元设计费做的月饼礼盒、日常的洗衣液酱油,这些自营产品在市场上变成了“硬通货”,带动了一条完整的代购产业链。
一些专职代购仅靠代购胖东来自营产品,月收入就能稳定在3万元以上。同时,胖东来在招聘刑满释放人员、给员工高福利等做法上,也让它成为零售行业里一个特别的存在。
胖东来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超市业态销售额94.29亿元,占了总额的一半多。按照于东来的计划,2024年自营产品销售占比已经到了30%,未来三年要提到50%以上。今年有4个自营单品销售额过亿。
自营产品的火爆程度超出预期,今年中秋推出的月饼礼盒,请香港陈幼坚设计团队做了9款,设计费花了372万元。包装盒上有“会动的兔子”设计的特殊款,售价265到350元,常规款97到200元。
尽管价格不算便宜,但在小程序上架的8款礼盒很快就卖光了。有代购接到500盒的大单,但因为货源紧张收不到货,只能放弃。月饼礼盒每天不定时、不定量随机补货,而且多是常规款。
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不只出现在月饼上,洗衣液、酱油、自由爱白酒等日常自营产品同样抢手。
胖东来产品的抢手,也催生了不少代购。以新乡为例,连退休的老人都骑着三轮车去摆摊卖货,专门针对慕名来逛胖东来却抢不到热门货的外地人。许昌和新乡的大代购原本会商定统一的市场价格,今年这个默契也被打破了。
价格混战的根源在于竞争激烈,总有代购以高出几毛钱、一块钱的回收价吸引本地居民,导致货源向其聚集。其他代购为了抢货和尽快出货,不得不提高回收价,同时压低出售价。
这种情况在9月更加明显,越临近节日价格波动越大。一位有5个满员微信群的代购透露,9月27日大月饼放货后,2500个群成员中只有10个人找他收货,当天通过所有渠道只收到100块左右。
从门店表现看,时代广场店销售额43.90亿元排第一,相当于不少区域连锁企业的全年营收规模。大胖店和天使城店分别是24.39亿元、24.29亿元,三家主力店加起来贡献了92亿元。
小胖店19.48亿元,生活广场店12.21亿元,也都过了10亿。单店效能高,让胖东来不用靠开店数量来冲规模。
于东来对规模扩张一直很谨慎,他3月份明确说过,今年销售额要尽量控制在200亿元以内,“销售额如果上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承担更多的压力,这样不免对企业最初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但现实情况是,8月单月销售额19.83亿元,前8个月累计153.67亿元,日均销售额6324万元。按这个速度算,200亿的目标11月就会突破。在零售业跑马圈地的当下,这种、主动踩刹车”的做法显得格外不同。
支撑这个业绩的,很大原因是胖东来对员工的投入。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员工平均月收入9000元,是零售业基层工资的两倍,保安保洁岗位加上各种补贴也能拿到这个数。此外还有各种假期福利、奖金项目。
这样的待遇带来的效果很明显,9月初新乡三胖店招聘900人,结果13.2万人注册报名,8.3万人完成信息投递,招聘系统直接崩了。9月27日新一轮招聘开始,开放10分钟后,十几个岗位就因为简历太多关闭了通道。
胖东来对特殊群体的接纳也引起关注,8月,公司给刑满释放人员预留2%的招聘名额,开了专门的投递通道,接收30份简历,原计划录用20人。
9月17日面试那天,于东来当场宣布30人全部录用。他对这些面试者说,你们已经为过去的事情付出了代价,不用觉得低人一等,工资可以提前给,确保大家把房子租好。
这一举措在社会上引发广泛讨论,评论区里不少刑满释放人员发布个人介绍寻求机会,也有企业老板表示愿意效仿接收刑满释放人员。
从2022年的约70亿元,到今年前9个月就突破170亿元,胖东来只用了三年。这个增长既来自自营产品战略的成功,也和企业文化有关。公司的商品损耗率0.3%,只有行业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顾客复购率80%,是永辉超市的两倍。
当多数零售企业深陷价格战和规模扩张的竞争时,胖东来用“善待员工”的理念,构建起自己的竞争优势。目前新乡三胖店已启动招聘,郑州的门店也在建设中,胖东来在河南越扎越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稿件内容沟通: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号)
-END-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