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歼-15T、歼-35与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在福建舰完成电磁弹射起降,应该是战斗力生成进入实质阶段。综合最新试验进展与装备发展节奏,形成完整作战能力可能在2027年前后。
能让舰载机好好飞是形成战斗力的第一步,此次三型机成功弹射,不仅验证了电磁弹射系统的可靠性,更测试适配不同机型。歼-35可带着满箱燃油和隐身构型起飞,战斗半径比滑跃模式提升40%;歼-15T能挂满6吨弹药升空,单次打击能力翻倍;空警-600把预警范围从山东舰的400公里拓展到650公里。
按照当前进度,福建舰最快将在2026年春天正式加入海军序列。这个时间点的选择是要等航母五件套配齐,歼-35、歼-15T、空警-600、歼-15D、直-8反潜机,也可能选在具有历史意义的日期服役。
入列后,福建舰马上进入初始战力养成期。参考美国航母通常需要15个月的周期,福建舰有望缩短到半年左右。一方面是因为准备工作早:歼-15T飞行员早就在山东舰练手,空警-600已生产十多架,足够福建舰配备一个中队;另一方面是需求倒逼,复杂的周边局势让训练节奏不断加快。
到2026年中期,福建舰大概率能实现单机常态化起降 基础战术配合,具备在近海执行制空、对海打击等简单任务的能力。但真正的航母战斗力,从来不是单舰单打独斗,而是整个战斗群的协同作战。福建舰要形成完整战力,还得闯过“编队合练”和“远海验证”两关。
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福建舰会陆续与055型万吨大驱、054B型护卫舰开展联合训练。这些带刀护卫正在同步建造,2026年将集中交付。055负责防空反导,054B专攻反潜,再配上补给舰,航母战斗群的就齐了。这个阶段要练的是群战技能:比如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空警-600怎样引导编队拦截导弹,歼-35怎样掩护舰艇突击,这些都需要反复磨合。
到2027年底,福建舰将完成远海跨昼夜作战、复杂海况补给、多波次打击等全训科目。参考山东舰用3年形成完整战力的速度,福建舰凭借技术成熟度和经验积累,有望把周期压缩到2年左右。届时,它能带着75架舰载机,在西太平洋执行任务,实现“一艘维修、一艘训练、一艘巡航”的三航母部署模式,作战半径直接覆盖第二岛链。
对比美国福特级航母从服役到形成战力用了5年,福建舰的进度堪称高效。一是技术求稳,电磁弹射作为核心突破点,系统多采用成熟技术,避免了全新型号扎堆出问题的坑;二是舰载机、护航舰与航母同步研发,不用等舰造好了再等装备,从根源上缩短了战力形成周期。
综合测算,福建舰交付后需完成复杂海况航行、电磁环境对抗、编队协同攻防等全训科目,参考山东舰2年3个月的全训周期,结合福建舰的技术成熟度,其最快可在2027年中期形成完整战斗力,最晚不超过2028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