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关于巴基斯坦向美国抛出橄榄枝的消息引发广泛讨论,不仅建议美国投资建造港口,甚至传出要出售关键矿产资源给美国的风声。这一举措不禁让人疑惑,向来被亲切称为“巴铁”的巴基斯坦,此番如此“灵活”的外交战略,莫非是准备同时讨好中美两大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今年5月印巴冲突过后,美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互动显著增加。据《观察者网》援引《金融时报》报道,巴基斯坦军方顾问团队向美方提出了一个提议,在阿拉伯海的战略要地帕斯尼修建一座初步预算为12亿美元的港口。该港口计划并非孤立存在,配套规划了新建铁路,目的在于将内陆的铜、锑等关键矿产资源便捷运输出来,其中不少属于美国紧缺的稀土资源。
由于此前中国对美国实施稀土出口限制,美国迫切需要获取其他来源的稀土资源,巴基斯坦的稀土自然受到美方强烈关注。帕斯尼港地理位置敏感,距离中国参与投资的瓜达尔港也仅112公里。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该港口建设不仅是经济项目,更可能对地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支持者认为,此举具有多方面战略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巴基斯坦在中、美、伊朗、沙特等复杂国际关系中进行对冲,通过引入美国投资和影响力平衡瓜达尔港的影响;另一方面可扩大美国在阿拉伯海及中亚地区的存在。为避免误解,提案特别强调港口不设美军设施且不干涉中方在瓜达尔港的经营权。
目前,这一计划尚未成为巴基斯坦官方政策。军方高层澄清港口构想源于与美国企业的私下讨论,未正式提交官方渠道。但两名自称是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文职顾问的人士透露,提案已向穆尼尔汇报,且在9月白宫会谈前与部分美国官员沟通。除港口建设外,巴基斯坦还通过加密货币合作、反恐协调等方式维系与美国互动。
在关键矿产领域,美国企业已积极行动——9月密苏里州战略金属公司与巴基斯坦军方签署备忘录,计划建立精炼厂。巴方迅速向该公司运送首批铜、锑、钕等矿产样品。密苏里公司认为帕斯尼铁路联通Reko Diq铜金矿具备开发潜力,穆尼尔则强调矿产合作可重振美巴“沉睡的友谊”。
不过,稀土产业需长期投入和技术研发才能形成完整产业链。美国正加紧在全球范围与多国合作,试图摆脱对中国稀土产业链的依赖,巴基斯坦显然成为其战略一环。
从中国视角看,中巴在瓜达尔港等项目有深厚合作基础,中国对巴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巴方强调帕斯尼港合作不干涉中方在瓜达尔港经营权,但仍不可避免引起中方关注。中巴友谊真实存在,且有共同对抗印度的地缘需求,但国与国关系终究以利益为纽带,不能指望巴基斯坦在所有问题上与中国立场始终一致。
在国际政治大环境下,每个国家都有自身利益和战略考量,巴基斯坦作为主权国家,在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时必然根据自身利益决策。
这一系列动态折射出国际格局的微妙变化。巴基斯坦试图在复杂地缘政治中寻找平衡点,既保持与中国的传统友谊,又试图通过与美国合作获取经济利益和安全保障。而美国则试图通过关键矿产合作削弱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同时扩大在南亚及中亚的影响力。
中国则需在维护中巴合作的同时,关注地区安全格局变化,并制定相应应对策略。未来,巴基斯坦的外交选择将继续影响地区乃至全球战略平衡,而中美在稀土领域的博弈也将随着更多国家的参与而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