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你可能不信 我这个老教书匠最近被一件事给震到了。
前些天翻到一道国考真题 竟然考的是《易经》里的东西。当年被我们这些”新时代知识分子”嗤之以鼻的”封建糟粕” 如今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场。
这事儿吧 说来话长。
我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 学校里但凡有老师提到《易经》 大家都是一副”你怎么还信这个”的表情。那个年代啊 我们急着与”封建迷信”划清界限 急着证明自己是”科学的拥护者”。
结果呢?
现在西方的科学家们纷纷跑来告诉我们 《易经》里藏着的那些”玄乎”东西 其实早就超越了他们几百年的认知。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 还得说是那个德国人莱布尼茨的故事。
这位大哲学家发明二进制的时候 居然承认自己是受了《易经》的启发。你想想 现在咱们天天离不开的电脑、手机 它们的运算基础就是二进制 而这个基础的灵感来源 竟然是三千多年前中国人写下的那本”迷信书”。
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心里五味杂陈 既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又隐隐觉得有些惭愧。
惭愧什么呢?
惭愧我们这些”现代人”对自己老祖宗的智慧 理解得还不如外国人深刻。
有时候我就在想 到底是谁更”迷信”一些?是那些花了一辈子时间研究《易经》哲学思想的古人 还是我们这些一听到”阴阳八卦”就条件反射般摇头的现代人?
《易经》被纳入国考这件事 其实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一个重大转变。
你别以为考试里会出现什么”你明年运势怎样”这种题目。人家考的是什么?考的是”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哲学思想 考的是阴阳辩证法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考的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我翻了翻近年来的考题 发现不只是国考 连高考都开始涉及《易经》相关的内容了。2017年的高考作文题里就出现过相关的概念 2019年的国考更是直接考查了《易经》的基本知识。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教育政策制定者们 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说到这儿 我得插一句 其实当时我那么想 现在看来 还是有点片面了。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科学”和”传统”对立起来 好像接受了传统智慧就是背叛了现代科学 接受了现代科学就必须抛弃传统文化。
可事实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