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我们这边都沉浸于国庆和中秋假期双重喜悦之中,但是国际市场却是翻江倒海,尤其是AI科技领域,发生了几件大事儿。
首先就是阿里和英伟达的合作,在阿里的年度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阿里将进一步增加相关投入,而在之前,阿里宣布了一项三年投入3800亿元人民币约合530亿美元超级投入,用于人工智能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会上还宣布,阿里巴巴宣布将与英伟达合作,开发数据合成、模型训练、环境模拟及验证测试等实体人工智能能力。此外阿里还公布了全球数据中心扩建计划,将在巴西、法国和荷兰开设首个数据中心,并计划在未来一年内于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增设更多数据中心。此次扩建将进一步拓展阿里现有的全球数据中心网络。
紧接着,英伟达又与日本富士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旨在构建完整的全栈AI生态系统。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开发面向医疗保健、制造业和机器人等领域的行业专用AI智能体平台。涉及领域包含,涵盖医疗健康、制造业、环境领域、下一代计算技术及客户服务等。双方期望到2030年为日本建成这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而这次战略合作的核心技术亮点在于NVIDIA NVLink Fusion技术的应用,该技术将实现富士通新一代MONAKA CPU与英伟达GPU的高速互联。这种异构计算架构能够让不同芯片像单一芯片一样协同工作,大幅提升计算效率。
然后是OpenAI和AMD,双方达成一项“数百亿美元级”的芯片合作协议,未来几年OpenAI将部署高达6千兆瓦的AMD Instinct GPU。更引人注目的是,作为交易的一部分,AMD向OpenAI发行最多1.6亿股认股权证,若全部行使,OpenAI将持有约10%的AMD股权。此外,OpenAI联合多家企业启动“星际之门”项目,计划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等地新建5座AI数据中心,未来三年规划功率容量接近7吉瓦,总投资额超过4000亿美元。
从这些举措我们能看出来,尽管大家都歇着,但对于资本来说,是永远不会沉寂的,各大科技企业都在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入,而其中尤其以美国企业为代表,这其实就凸显出双方在AI领域的途径差异,美国是要举全国之力打造一个无所不能的神,能够解决这个世界上的所有难题,不惜倾其所有,拼命的卷算力。而我们则是更实际,偏向于落地应用上,小而美,直接能够应用于某一单一行业和领域,毕竟单纯的卷算力,我们跟美国的差距实在太大,但是如果是应用和基础设施铺垫,我们要强的多,所以大家的方向不同,其实也没什么可对比的。当然,现在我们这块也陷入了一个瓶颈期,没能取得突破,美国的瓶颈可能就是硬件和算力,而我们则是足够多的应用算法积累,就看谁先取得突破了。
而这种瓶颈现在也显现在了资本市场上,美股市场已经调整了很长一段时间,本质上也是投资者对于人工智能突破的一种迟疑,而企业端的这种合作,或许更能凸显出这种窘迫。现在的AI巨头们,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利用铁锁连船的方式来巩固和拔高自己的商业市值,比如英伟达和AMD都是芯片制造企业,典型的上游卖铲子的,下游企业现在没办法买入更多的铲子了,于是双方就达成合作,签署战略协议,来给大家讲故事,甚至于通过相互持股的方式,来激发市场的无限遐想,意图就是推升股价不断上涨。而这种操作也恰恰说明,市场资金已经出现了分化,不足以推升整个板块和行业的市值了,所以大家应该理性的看待这个行业。
也就是说,我们的观点,是这轮人工智能行情很可能已经阶段性见到顶部,我们不否认人工智能未来的机遇和愿景,但是它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中间可能面临巨大的波折,而就现在而言,这个技术并没有成熟,也没有看到有现象级的应用,但是各大厂商和企业却开始了一种合纵联横的形式,通过战略合作和协议投入来支撑行业的热度,要知道这种投入不是一下子就投进去的,而是分散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那么这就形成了一种误差,好像是一笔投入进去,但实际效果却是大打折扣,甚至说到时候真能投多少都是未知的,所以,我们只能把它当作故事,而资本市场一旦开始讲故事,基本上就是阶段顶部了。对此,我们也是奉劝大家,一定要理性再理性,如果是满仓,最好减一部分出来,更不要去追高,当下的市场,尤其是美股,靠着人工智能的风口已经把市场推升到了极致,无论美联储加息还是降息它都是涨的,这本身就比较离谱,也就意味着风险越拉越近了。
延伸阅读:
公众号建立股市AI智能助手,可以帮助大家快速了解股市常识和历史知识,扫描二维码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