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 QING
盛世华诞 举国同庆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华诞!在这举国同庆的美好时刻,让我们共同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刚刚过去的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震撼人心的阅兵盛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三军列阵、铁甲生辉,铿锵步伐展现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成就和威武之师的风采,彰显了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七十六载风雨兼程,盛世华章见证民族复兴;三军列阵威武雄壮,铿锵步伐彰显强国底气。从胜利日阅兵的震撼场景到举国同庆的欢腾时刻,无不展现着大国风范与民族自信。
值此举国欢庆之际,让我们一同回顾这76年的光辉历程,感受祖国的沧桑巨变,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
国庆日的确立与开国大典
董希文《开国大典》油画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结束了百年屈辱历史,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开国大典上的阅兵式受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组成,共1.64万余人,受阅武器装备大多是缴获的“万国造”。54门礼炮鸣放28响,象征着中国领导人民英勇斗争的28年光辉历程。群众游行有北京各界30万人参加,游行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年度阅兵
1950年,参加国庆阅兵的坦克部队。
1950年至1959年间,中国每年都举行国庆阅兵,这十年间的阅兵式反映了国家在不同阶段的战略重点和军事建设成就。
1950年,受阅部队达24209人,是新中国国庆阅兵受阅人数最多的一次,体现了抗美援朝背景下的战备状态。
1954年,受阅武器装备基本换为苏式装备,标志着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尝试。
1955年,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受阅部队指战员身穿55式军服,展示了军队正规化建设的成果。
1956年,国产武器装备已占很大比例,体现了我国国防工业的初步发展。
1959年,国庆10周年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国防工业取得了重大突破。
1958年,女民兵方队首次在国庆大阅兵中出现。
国庆庆典改革 庆祝形式更加多样
1961年国庆游行现场。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游行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1971年至1983年,北京的国庆庆祝活动改为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进行,未再进行群众游行。
1971年国庆期间,工厂的业余文艺宣传队表演节目。
庆典的恢复及创新
1984年,国庆阅兵中的战略导弹方队。
1984年,在国庆35周年之际,中国恢复了中断多年的国庆阅兵。这次阅兵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进行的,展示了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新成就。受阅武器装备共28种,全部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其中19种是新装备,国产战略导弹首次亮相,充分展现了我国国防现代化的新水平。
1999年10月1日,空军地空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这是我国空军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
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被称为“世纪大阅兵”,在当时堪称我军历史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庆阅兵。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预备役等部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部队中,展示了人民解放军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新时代的强国强军庆典
2009年10月1日,长剑10巡航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进入新时代,国庆庆典更加注重展示强国强军的成果和国家的综合实力。
2009年10月1日举行的国庆60周年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行的第十四次国庆阅兵。在这次国庆阅兵中,展示的武器装备类型多,科技含量高。所展示的预警机、新一代战车、新型雷达、无人机和卫星通信等先进的信息化装备,都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其中大多是新型主战装备,技术战术性能先进,有的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活动中,坐在车上的老兵们向全场敬礼的一幕令人动容。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无论是“阅兵首次借助仿真模拟系统”“气象全方位全天候加密观测系统”等诸多运用尖端科技的庆典保障服务,还是高铁、大飞机等国之重器的展示……这场庆典处处彰显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留下跨越70年的时代剪影。
这一时期的庆典,主题和形式既体现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持,也向世人展现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76周年
76年来,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见证了无数的奇迹,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高速铁路到5G通信,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每一步都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将继续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让我们怀揣这份荣耀与自豪,以奋斗之姿共创美好未来,以赤子之心共筑中国梦!再次向伟大祖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祝福祝愿我们的国家永远繁荣昌盛,愿我们的人民永远幸福安康!
参观须知
怀来县董存瑞纪馆
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
冬季8:30-16:30
夏季8:30-17:00
周一闭馆
预约时段内请携带
本人身份证原件
刷闸机入场
预约咨询热线
0313-6895472
排版 | 王树成
审核 | 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