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汽车界知名评论员闫闯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出售其小米YU7,并声明未来将不再接触小米产品,原因是双方“价值观不一致”。闫闯指出,如果小米汽车不能正视包括碳纤维机盖、车规级纸中盒与芯片争议、驾驶辅助事故以及异响等问题,将难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闫闯对小米汽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是今年5月,小米SU7 Ultra因选配件“双风道碳纤维前舱盖”没有真实风道而陷入虚假宣传的争议,导致数百位车主要求退订赔偿或提供具有真风道的产品,甚至有人因此起诉小米汽车。小米汽车提出60天冷静期,暂停生产和交付,并给车主赔偿2万积分(价值2000元)的方案,但并未得到维权车主们的认可。
其次是车规级纸巾盒的争议,小米汽车YU7上市不足一周,一款售价169元的车载磁吸纸巾盒因价格远超同类产品,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贵纸巾盒”。小米创始人雷军在直播中回应纸巾盒定价争议,解释称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需求,但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
再次是关于芯片的问题,小米YU7搭载的手机同款高通8 Gen3芯片,这款芯片采购价仅为8295车规级芯片的一半左右,但车规级对芯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这引发了对小米汽车在成本和质量之间权衡的质疑。
最后,驾驶辅助事故和异响问题也是闫闯关注的焦点。今年3月,三名女大学生驾驶小米汽车,在不当使用NOA的情况下撞上水泥护栏造成三人身亡的事故,引发了对辅助驾驶功能的广泛质疑。此外,YU7存在异响的情况也被多位车主反映。
闫闯曾是小米汽车的积极支持者,但目前他对小米汽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甚至选择“决裂”拉黑。这背后的原因可能与小米汽车在产品宣传、客户服务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争议有关。随着事件的发展,公众对小米汽车的看法可能会产生变化,而小米汽车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将对其品牌形象和市场表现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