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丁香
Ding Xiang Xiang Le
陈芋汐夺冠,有人坐不住了。
无中生有的谣言,把她钉在舆论的风浪尖。
好事却无法庆祝,陈芋汐被网暴,其实并不意外。
Part.
陈芋汐的风暴就没停过。
5月25日,陈芋汐以413.85高分夺得女子10米台金牌。
次日,又联手新搭档掌敏洁,以350.16分夺得双人10米台冠军。
至此,陈芋汐收获了全国跳水赛事的两连冠。
本是凤冠加冕的喜悦时刻,事情却朝着相反的方向疯狂发展。
陈芋汐走下领奖台,迎接她的是劈头盖脸的质疑、谩骂、甚至还有不堪入耳的H谣。
“炸鱼冠军”、“裁判黑幕”、“保送冠军”等不友好的言论溢满屏幕。
其实还不乏有不堪入目,肮脏至极的颜色谣言。
盯上了陈芋汐的肚子,试图用dang妇羞辱花季少女。
话里话外,都是对陈芋汐夺冠的不服气。
而后,攻击的对象从陈芋汐扩散到她的家人。
因陈芋汐是体育世家,爷爷陈新熙是上海体育圈的宗师级人物,父亲是上海体操队的高级教练,母亲是上海体育教授。
家庭的优越,让陈芋汐被冠上了“资源咖”的骂名。
她如今的成就,也都被合理化为仰仗家庭资源的托举。
三个字,轻易就抹掉了陈芋汐的付出和努力。
而他们打抱不平的对象,是陈芋汐亦敌亦友的全红婵。
这次比赛,全红婵因伤病遗憾退出。
虽失去了劲敌的角逐,但饭圈依旧没打算放过陈芋汐。
全红婵不在场上,还仍被拉出来比较。
“如果全宝不退赛,冠军还有陈芋汐什么事。”
很显然,有些人的关注点并不在比赛身上。
她们扭曲了一场原本和谐的关系,掀起了对立叙事。
圈地自营的前提,是建立在尊重对手的基础上。
「非此即彼」的饭圈文化,最忌讳用在体育竞技中。
Part.
饭圈给陈芋汐和全红婵之间塑造的微妙关系,早不是一天两天了。
“资源咖”VS“草根”的对立叙事,事态一度升级。
最初,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陈芋汐代表国家队出战,就曾被质疑是靠关系。
尽管她的启蒙教练亲自证实,陈芋汐是凭借天赋入选,却依旧造谣其“利用资源打压草根”。
陈芋汐在赛后采访中哽咽表示,“外界的否定让人痛苦。”
2023年,“怒吼门”将陈芋汐塑造成了一个彻头彻尾地恶人形象。
当时,一段未知的黑衣人在淋浴间怒吼全红婵的视频被曝光。
网友根据蛛丝马迹,断定此人正是陈芋汐。
陈芋汐霸凌全红婵的言论也甚嚣尘上。
最离谱的是2024年,陈芋汐因髋骨积液带伤参赛。
伤病本就痛苦,还被部分网友攻击她拖累搭档。
甚至还有陈芋汐自己不得利,见不得全红婵好,所以故意给全红婵下增肥剂的荒诞谣言。
这种畸形的追星文化,正在侵蚀竞技体育的本质。
运动员不再是纯粹的运动员身份,他们被视为“偶像商品”,被赋予另一种符号,用来站队争夺。
而现实的两人,是彼此成就,彼此成长的默契双子星。
她们是最好的搭档,也是最好的对手。
冠军虽只有一个,但就像月亮只有一个,依旧挡不住星星也在闪闪发光。
追星的价值不在于制造对立,在于传递偶像带来的力量。
正如陈芋汐解读两人的关系。
“我觉得我们私底下关系是,可以说是很不错、很和谐、友好的。而且也是在她的鼓励然后督促下,我也在努力也在进步,我想,对于我们俩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环境。”
饭圈在背后撕烂头花,正主在相亲相爱。
真的可笑。
Part.
陈芋汐被严重低估了。
在全红婵前,她也曾被喊作天才少女。
她从小体弱多病,父母为了让她增强体魄,开始练习体操。
直到6岁时,上海跳水队领队,一眼看中了这颗好苗子,从而转练跳水。
严格控制饮食,保持长期极度刻苦且自律的训练。
2018年,陈芋汐初露头角斩获全国锦标赛单人/混合10米台双冠。
2021年,东京奥运会夺得双人10米台金牌,成为中国首位“05后”奥运冠军。
只是后来,苦于长期高强度训练导致的腰伤,加上发育期的体型、体重变化。
难以维持年幼时的状态,发挥不稳定也是情理之中。
没有人能维持顶峰状态,永不败的神话,只能存在于神话。
包括如今的全红婵,也在面临发育难关。
只要错失金牌,立刻就会被定在耻辱柱上。
不拿金牌,竟也成了十恶不赦的罪。
他们一定比我们更渴望金牌,但我们绝不唯金牌论。
国人对金牌的执念,似乎一直存在。
早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刘翔因跟腱崩裂退赛,就遭遇了网友们铺天盖地的责骂。
在家门口临阵脱逃的懦夫,刘翔成了众矢之的。
他们只看得到刘翔的荣耀,却不能接受他的落寞。
这样的感情是真心的吗?
显然不是。
没想到,在刘翔事件后的第17年,网暴运动员依旧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在此,愿每一位运动员,都远离舆论的喧嚣。
让运动员专注赛场,让体育精神回归纯粹。
才是对偶像最好的支持。
—END—
个人观点,无不良引导,非喜勿喷
求点赞
求分享
求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