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盛大阅兵,大量幕后画面公开!九三阅兵震撼画面原来是这么拍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举世瞩目,大会中无数难忘瞬间至今让人心潮澎湃,久久回味。“历史最好、世界一流”“行云流水”般的电视直播怎样炼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胜利日纪念活动、电视转播专题片《众志成城》独家揭秘。

以“历史最好、世界一流”的电视转播

纪录伟大时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从接受任务的第一刻,就决心以“历史最好、世界一流”的电视转播,将纪念大会化作亿万人共同凝视、共同铭记的精神印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播团队总导演黄虹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庄严隆重、大气豪迈的镜头表达出中国人对抗战胜利的铭记。“这次大会专门设计了‘众’字,不仅是在团队里,也在大会的现场,整个直播都体现出中国人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精气神。”

九三盛大阅兵

有人说电视是遗憾的艺术,但此次直播每一个人都拒绝遗憾。从镜头设计到呈现手段,从声画表达到信号保障,对“伟大时刻的经典转化”都有自己的执着,那就是要让经典定格为永恒。

九三盛大阅兵

导演组经过反复实地踏勘,为纪念大会直播设置了一个总导演系统和七个分系统,直播机位超过170个,首次规模化搭建了国产8K超高清转播系统。自2025年6月起,转播团队迎着骄阳,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模拟演练。

九三盛大阅兵

盛夏7月的北京,酷暑难耐,转播团队转场到天安门广场开始正式搭建工作。对于大家而言,走上广场才是实地大考。

一个月的时间,除了全要素演练外,“一总七分”的转播系统,精益求精,不间断进行局部演练和推演,力争将每一个细节打磨到最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播团队C系统导演洪玫介绍,今年在年号台设计了伸缩臂的长镜头,体现了从“1945”到“2025”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既珍爱和平,又有能力捍卫和平。

一项项“首次”

让九三阅兵成为一代人的共鸣

在直播中,总台创新视角拍摄和特种设备使用量双双创历史之最:

首次在阅兵沿线路南设置固定高点机位;

首次在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周围启用三条空中索道拍摄系统,借助7台主臂伸缩可达70米、拥有强稳定性和抗风能力的高空作业设备;

在首次亮相的地面和空中装备上加装特殊视角微型机位等一系列设计,实现了空地联动呈现阅兵盛况的视听突破。

这组被称为“中国排面”的镜头,每一个都经历了总台团队精益求精的设计和不计其数的打磨。

九三盛大阅兵

长安街上预埋遥控的摄像机和仰拍镜头让战车如钢铁洪流迎面而来,势不可挡。

空中梯队一镜到底的设计,轰鸣声中现代化军队的力量感扑面而来。

经典镜头必有精神内核,要传递历史记忆,展现伟大抗战精神,彰显和平信念。

九三盛大阅兵

这是承载民族记忆、彰显和平信念的伟大时刻。在6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前方共投入超过3000人工作团队,后方1500多人团队,接力承担起纪念大会直播、音响保障、文艺演出及大会同声传译等工作,以85种语言向全球传递出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

117个国家和地区的1776家海外媒体采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信号,创下单场直播外媒采用量历史最高纪录。多语种报道全球阅读量达23亿,与1.1万余家海外主流媒体合作传播超7万次。

这场庄重热烈、大气磅礴

行云流水的视听盛宴

让世界透过屏幕

读懂中国对历史的尊重

对和平的坚守

来源:央视新闻、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