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岁数就会血脉觉醒,年轻人怎么突然“血脉觉醒”了?| 哲思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

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血脉觉醒”最初常用在奇幻小说、热血动漫中,意思是角色体内某种隐藏的力量突然爆发,从而脱胎换骨。

现在更多是指年轻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控制不住血脉觉醒,去做一些上年纪的事情,突然喜欢一些之前不喜欢的东西。

从质疑长辈,到理解长辈,最后成为长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

这些“血脉觉醒”的特征你中了几条?

从前:熬夜蹦迪喝冰水

现在:保温杯里泡枸杞

从前:黄金俗气暴发户

现在:年少不知黄金香

从前:对攒塑料袋的行为不屑一顾

现在:外卖袋泡脚、塑料瓶种花草

从前:花花草草平平无奇

现在:相册一片花开富贵

从前:听戏曲:咿咿呀呀,难听至极

现在:听戏曲:精妙绝伦,单曲循环

年轻人为何突然“血脉觉醒”?

所谓“血脉觉醒”,不是“年纪到了”,不是一时的突变,而是年轻人内心更强大、更深沉的文化力量正在苏醒。

对自我和生活的重新审视与探索

当代青年群体拥有丰富充盈的内心,无惧他人眼光。他们不愿意再被消费主义PUA,也不愿意过分超前消费,努力攒钱成为新的潮流。“非必要不消费”“追求高性价比”,对于年轻人来说,不是一种消费降级,而是智商升级。年轻人更乐于珍惜和享受眼下的每一点“小确幸”,用更坚实而稳定的核心自我概念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定制属于自己的精致生活。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

“血脉觉醒”的背后,其本质是青年群体从内心深处焕发出的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表现在认知层面,就是对中华文化的来源、形成过程、发展趋势有充分的了解,表现在认同层面,就是对中华文化具有充分的肯定与赞同。青年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与认同程度,正在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与历史教育的不断普及而逐渐增强。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日益提升

文化自信不同于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也不是对文化的盲目崇拜,而是对自身文化正确、客观、公正的评估,是对他族文化的接受和尊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帮助青年在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夯实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

人到了一定岁数就会血脉觉醒

怎样让“觉醒的血脉”更好传承下去?

年轻人的“血脉觉醒”对于中华文化是件幸事,但不应沦为一条梗、一声笑,而要让“觉醒”的血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将创新作为血脉流传的动力

人民群众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青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吸收青年的思维想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分清中华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中华文化内涵丰富,既包括智慧的结晶,也包括腐朽的糟粕。我们要帮助青年辩证思考中华文化的现有成果,分清中华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青年作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与独特价值,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克服文化守旧主义的影响,自觉抵制民族虚无主义错误思潮。

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本源

文化的传承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更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性理解与系统性掌握。一方面文化创作者要尽力还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脉络与内容框架,另一方面青年也要主动选择脉络更完善、框架更系统的文化产品,从而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貌。

青年“血脉觉醒”恰恰证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密码和艺术魅力,经历了岁月洗礼与时光积淀之后仍然熠熠生辉,文化血脉可以超越时代,赓续传承。

鸣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项久雨

鸣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孙瑾

本期编辑 | 靳佳

©人民论坛新媒体出品

点点在看

点点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