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文/马立华
歼-35A是中航工业沈飞集团,在自筹资金研制的FC-31“鹘鹰”隐身战斗机基础上改进升级而成。FC-31于2012年10月31日首飞,与2011年1月11日首飞的歼-20仅差1年多时间,先是以一款“中型隐身验证机”露面,尔后又变成了一款外贸五代机,2014年11月首次在第十届珠海航展上亮相,后来长时间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军方对其态度一直不温不火,长期没有采购意向,空军的精力集中在歼-20身上,对FC-31几乎没有正眼瞧过,就连民间也不太看好其前景,普遍以为该机专为外贸而生,性价比优势较大,对那些买不起、买不到或不想买美国武器的国家,将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仅靠沈飞有限的经费勉强支撑着,一拖就是七、八年,研制进度大幅落后于歼-20。
美军F-35B/C第五代舰载机出世后,对我海军造成了很大压力,我军歼-15舰载机仅与美军F/A-18E/F“超级大黄蜂”实力相当,很难与具备隐身性能的F-35B/C相抗衡,中等身材的FC-31正逢其时,而且双发可靠性比F-35的单发更适合上舰。当年海军装备歼轰-7“飞豹”时,空军死活不要,后来歼轰-7改进到歼轰-7A后,空军随即毫不留情地抢夺海军订单,最终大批量装备了270多架,“鹘鹰”再次承袭了“飞豹”的命运。
随着海、空军大量军费的投入,FC-31终于柳暗花明,很快迎来了发展春天,摇身一变成了歼-35/35A,整个研制过程也变得顺风顺水。目前,空军的歼-35A已列装部队,舰载版的歼-35也即将入列海军,这将使得我军海空战力得到空前提升。空军试飞员李兰星中校说:“大家普遍感到,这型飞机操纵性能很好,非常自如,动则灵,静则稳,飞机驾驶起来不但灵活,而且舒适性很高”,“一进座舱就有满满的自信心”。
第五代战斗机强大作战能力,首先体现在超强隐身性上,几乎是“一俊遮百丑”,即使在其它方面弱一些,也很难撼动其先发制人的实力地位。美军F-35在信息、机动、航程、速度及载弹量等方面,相对歼-16、苏-35S及美军自己装备的F-15EX等四代半战斗机均不占优势,但隐身性能赋予了该机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的优势,再强的非隐身战机都不是其对手。
俄罗斯苏-57具有无可比拟的超机动能力,全球鲜有对手,在上届珠海航展上炫舞蓝天,随心所欲,钟摆机动、落叶飘、眼镜蛇等高难度过失速绝活,让人眼花缭乱,但如果使其对阵F-35,大概率是苏-57还不知道F-35在哪就已经被击落了,因为苏-57隐身性能不及F-35,无法获得先手。而歼-35A在4S(超隐身、超信息、超机动、超音速巡航)技术指标上,均达国际公认的五代机标准,按照沈阳所首席专家、科技委主任王永庆话说,歼-35A先进性主要表现在“隐身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先敌发现、先敌杀伤、抢占先机”。王永庆还特别提到“用户提出了更高的隐身指标”,所谓“更高”就是要高于歼-20与F-22,美国空军高层早就承认“歼-20隐身性能超过F-35”,歼-35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发优势更加明显。
歼-35A采用翼身融合、双后掠外倾垂尾、全动平尾的正常气动布局,结构与隐身一体化设计,机体表面平整光滑,制造工艺非常精细,就像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正应了业内那句话,“漂亮也是战斗力”。歼-35A不仅仅隐在美学上,更是隐在细节上,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从FC-31到歼-35A经过多次修形,气动布局出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菱形机头、隆起机背、进气道唇口、机翼后缘及垂尾外形等所有技术细节上都精雕细琢,几乎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瑕疵,体现了设计师高超的智慧与专业水准,彰显了中国制造的精湛工艺。
歼-35A周身雷达、光学、声学、红外RCS值被压缩到了极致,明显优于歼-20与F-22的0.01平米级,大幅超越F-35系列的0.1平米级。近日,港媒披露的相关资料表明,歼-35A拥有“外形隐身”与“材料隐身”的双重优势,正向、侧向、上视、下视雷达隐身性能均位列世界第一,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值约为0.001平米,相当于F-22的1/6-10、F-35的1/65-115,苏-57的1/500-1000,同样远超歼-20。
国内最高权威媒体央视,也在2024年11月15日的新闻报道中,直接引用了某军事专家的观点,公开宣称“歼-35A隐身性能目前能排世界第一”,就连保密也不顾了,展示了强大的国家自信,我空军隐战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这是中航工业的巨大成就,歼-35A实现了战场态势感知的单向透明与一边倒猎杀,完全拿到了先敌开火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