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的张先生,前阵子遇上了租房以来最糟心的一天 ——他按租客说的 “回来收房”,钥匙刚拧开出租屋的门,一股味儿先扑了过来。
不是咱平时家里忘倒垃圾的馊味,是猫屎攒了不知道多少天的酸腐气,混着没清理的猫尿,呛得他赶紧捂住鼻子,还没等缓过来,眼角余光瞥见地上黑乎乎的一片,仔细一看,全是散落的猫砂和没吃完的猫粮袋子,苍蝇在上面绕着圈飞,墙上还沾着几道猫抓的印子。
这还不是最揪心的。物业大哥在楼下喊他:“张师傅,你快下来看看,绿化带里那几只…… 是不是你家租客的猫啊?” 张先生跑下去一看,心一下子沉到了底 —— 五只小猫蜷在草丛里,身子都凉透了,看模样是从楼上掉下来的。后来才知道,租客走的时候,把阁楼的窗户开得大大的,屋里原本有 6 只猫,5 只没躲过这道 “生死窗”,就剩一只白猫,躲在阁楼的角落里,等张先生发现时,猫吓得直哆嗦,眼里全是怯劲儿。
更难办的还在后头。那只白猫活下来了,却成了整栋楼的 “难题”。三楼的王阿姨跟我吐槽,那天中午她刚把炖好的鱼端上桌,转身拿筷子的功夫,就见一道白影 “嗖” 地窜上来,叼着鱼就往窗外跑,盘子 “哐当” 一声摔在地上,碎瓷片溅了一地。王阿姨气得跺脚,可看着猫瘦得皮包骨的样子,又不忍心骂。张先生更愁,他从超市买了猫粮,每天蹲在阁楼门口等,可白猫警惕得很,他往前挪一步,猫就往后退三步,饿极了也只敢在他走了之后,偷偷叼起一粒猫粮躲进角落里吃。
“我也想救它啊,” 张先生跟我打电话时叹了口气,“可我问了物业,说万一这猫抓伤了邻居,或者有什么病,最后责任还得算在我头上。我一个普通上班族,哪担得起这风险?” 这话听着无奈,可仔细想想,也不是没道理。
其实啊,张先生遇上的这事儿,真不是个案。去年重庆有个房东,租客欠了三个月房租失联,他开门一看,屋里简直成了 “猫窝”——12 只猫在满是垃圾的地板上乱窜,床垫被抓得全是洞,衣柜门掉在地上,里面的衣服上全是猫尿味,那股刺鼻的味道,让房东当场就吐了。还有厦门的徐女士,去年 2 月收房时,发现租客留下了 13 只猫,有的猫还生了病,眼睛流脓,趴在地上动都动不了。最让人揪心的是 2023 年成都的一个公寓,30 只猫被遗弃在屋里,最后活活饿死,消防员开门的时候,屋里的味道浓得让人根本没法呼吸。
这些租客当初租房时,哪个不是拍着胸脯说 “我最爱猫了,肯定好好照顾”?结果呢?一遇到事儿,要么找个 “家里有人去世” 的借口失联,要么干脆卷铺盖就走,把毛孩子当垃圾一样丢在出租屋里。咱先不说爱心,就说责任心 ——猫是活生生的生命,不是你想扔就能扔的抵押品啊!
房东们也难。你说不管吧,看着猫饿肚子、生病,心里过意不去;你说管吧,麻烦就来了。武汉小动物保护协会的杜帆会长跟我说,被遗弃的宠物里,百分之七八十都活不下来—— 冬天冻得躲在车底下,被车轮轧到;夏天渴得找下水道的水喝,染上重病;有的甚至因为太饿,去翻垃圾桶时被保洁阿姨的扫帚赶,最后不知道躲到哪个角落里,悄悄没了气息。
张先生现在每天下班,都要绕到阁楼楼下看看,有时候能看见白猫蹲在空调外机上,盯着楼下的路,好像在等那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主人。有邻居看不过去,偷偷在楼下放了猫罐头,可猫只敢在半夜没人的时候去吃。“再这么下去,邻居们的耐心也快没了,” 张先生说,“昨天一楼的李大爷还来找我,说猫半夜叫得他睡不着觉,再这样就要找社区投诉了。”
有人说,这事儿得靠法律管。《民法典》里是写了,租客拖欠房租、损坏房屋算违约,房东能起诉索赔;湖北等地也有规定,遗弃猫狗要罚 1000 到 5000 块钱。可真到了事儿上,难啊!租客一失联,你连人都找不到,起诉了也没法执行;就算抓到了,罚个几千块钱,对有些人来说,还不够买几袋好猫粮,根本起不到警示作用。
还有人说,给宠物装芯片啊,能查到主人信息。这话没错,咱国家从 2012 年就有这技术了,芯片一扫描,猫的主人是谁、在哪住,都能查着。可问题在执行 ——有的地方虽说要求给狗装芯片,可猫呢?好多宠物医院也不强制,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我倒觉得,光靠法律和技术还不够,咱邻里之间的监督也很重要。比如谁家租房养宠物了,楼上楼下多留意着点,要是看见租客好几天没回来,猫叫得可怜,就赶紧跟房东或者社区说一声;要是发现有人想遗弃宠物,也别光看着,上去劝一句,或者找物业帮忙。毕竟一栋楼住着,多搭把手,可能就能救下一条小生命。
昨天张先生给我发消息,说社区的大妈们凑了点钱,联系了宠物医院,打算这周末用捕猫笼把白猫接走,先做个体检,再找个靠谱的领养人。“希望能给它找个好家,” 张先生说,“别再让它受委屈了。”
其实啊,养宠物不是一时兴起,是一辈子的责任。不管你是租房子还是住自己家,既然把毛孩子带回家,就别轻易丢下它们。街坊邻居们,下次要是遇上有人租房养宠物,不妨多问一句:“您这小家伙,以后打算一直带着吗?”也许就这么一句话,能让更多小生命不被遗弃,能让更多像张先生这样的房东,不用再面对满屋子的狼藉和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