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石-古时广州珠江中的白垩纪礁石

海珠石

《海珠石》,此词条收录于10/03,仅供参考

      海珠石是一块巨大的白垩纪红色砂砾构成的大礁石,其位置在今沿江西路永安堂至爱群大厦一带,长130多米,宽50多米,因长期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水光波映,闪闪发亮,故得名。海珠石与浮丘石、海印石并称为羊城三石,是历代游览胜地。2023年1月,海珠石入选《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

      海珠石,又叫海珠岛,以镇城之石出名。“神人驱石立,涌出水晶”(明·伦以诜语)。明代梁储《海珠石》诗云:“是谁驱石到江心,天为羊城镇古会。”说这是广州的镇城之石。岛上有慈度寺(又叫海珠慈度寺,建于南汉)、文溪祠、海珠炮台,民国初年辟为海珠公园,为历史上着名的旅游圣地,龙舟竞渡之地。

      传说海珠石为异域商人遗珠所化,所以又叫走珠石。清人郑惠南有《海珠石》诗云:“贾胡手持摩尼珠,失手飞珠入东海。宝物通灵莫能秘,陆离夜夜吐光彩。卷白浮出明珠园,珠女珠儿不敢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