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来源于WELEGAL法盟文章《司法部公布律师数量,咱们法务的数量谁知道?!除了数量,法务更需要》
9月8日,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司法部部长贺荣介绍,目前,我国有律师83万、仲裁员6.7万、公证员1.5万、司法鉴定人4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1.2万,每年办理各类业务4000多万件……
而我们关心的则是中国的法务群体——
我们关注法务群体的数量规模
目前,中国公司法务工作人员的总数尚未有官方统一统计数据,但可以收集多方推算和行业分析——
国有企业
2021年5月13日,国资委在媒体通气会上通报,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全部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重要子企业设置比例超过90%,法务人员达到3.2万人,比2015年增长60%,专业化率超过80%。(详见)
根据天眼查数据库显示,截至2024年底,国有企业数量达到了58.49万户,同比增长7.34%,且90%以上是地方国企。
民营企业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工商联及工信部等权威机构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000万户。
在大型民营企业方面,全国工商联《2024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报告》显示,2023 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达9642家。
在中型民营企业方面,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其中 70% 分布在制造业和信息技术领域。
外资企业
根据商务部研究院今年发布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超过123.9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人民币。
资深法务估算过,大型外企(营收≥5 亿美元)平均法务团队约25 人 ,中型外企(营收500万-5 亿美元)平均法务团队约8人。
保守估计下,中国的法务团队已经超过100万人的规模。
WELEGAL法盟2023年预估
这个100 多万是怎么来的?两个依据,2016年国资委做过一个统计,国资委系统里面法务人员是13万人左右,这几年文件要求合规的人数是要根据企业人数配比例,我们基本推出一个比例,60%多的法务伙伴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20%多是来自国有企业,10%出头是外资企业,全国企业法务合规知产人算出来大概是100多万人。(详见)
我们关注法务群体的职场困境
法务群体的数量我们只能估算,但是法务群体的苦楚我们是可以测量出来的——
法律制度供给不足与职业定位模糊
立法层级偏低与覆盖盲区:现行企业法务制度主要依赖 1997年《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缺乏高位阶法律支撑。民企法务长期处于 “妾身未明” 状态,既无专门法规保障权益,也缺乏统一的职业标准。这导致法务在企业内部常被视为 “行政辅助岗”,而非战略合作伙伴。
行业规范碎片化与国际化脱节:多数行业法律规范以行政法规形式存在,稳定性差且缺乏国际兼容性。
缺少全国性的行业组织:相较于律师等群体,法务群体早年缺少全国性的行业组织(WELEGAL法盟等组织在这方面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企业内部价值认知偏差与资源错配
成本中心定位与战略参与缺失:绝大部分企业将法务视为 “风险规避者” 而非 “价值创造者”,导致其在重大决策中边缘化。
职业发展瓶颈与人才结构性矛盾
晋升通道狭窄与专业能力断层:民企法务晋升至总监平均需8-10年,且常需 “跨界” 承担行政、风控等非核心职能。同时,高校培养体系仍侧重理论教学,AI 合同审查、跨境合规等实务技能课程覆盖率不足 ,加剧供需错配。
技术变革冲击与能力重构压力
AI 替代效应与技能恐慌:合同审查、法律检索等基础工作已被AI工具较大范围替代 。这种替代倒逼法务从 “条款工匠” 转向 “风险架构师”,但 不少的从业者缺乏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数字化能力,陷入 “机器越高效,人越焦虑” 的困境。
数据安全与伦理挑战:AI 工具在处理商业秘密、个人敏感信息时存在泄露风险。此外,算法歧视、责任界定等伦理问题尚无明确法律规范,法务在技术应用中面临合规与创新的双重博弈。
(……说多了都是泪)
从来没有救世主,只有法务自己。
法务群体的成长与发展,不能依赖外部的“救世主”,而应依靠自身的努力与行业的共同推动。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为自己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那西安及周边地区的法务同仁们,我们现在能做什么?可以先做点什么呢?
欢迎大家评论区发表意见!!!
本号合作指南
1.免费发布法律类招聘信息,包括法务、合规、风控、纪检、实习生等岗位。
1.1发布优势:高度垂类信息发布平台,高效直达潜在求职者。
1.2建议方式:可先在本号无偿发布,再考虑招聘平台等有偿方式。
2.免费发布活动信息,包括律所、培训等机构组织的面向西安地区法律群体的活动。
2.2发布优势:高度垂类信息发布平台,扩大活动曝光度及参与度。
2.3建议方式:可在本号无偿发布,同时在贵司等多种渠道多方发布。
3.欢迎投稿本号刊发文章,期待西安及周边地区法务同仁投稿您的作品。
3.1本号愿景:既然律师有律所律协等投稿,那本号愿做法务朋友文章刊发平台!
如有任何合作事宜,敬请联系主理人邮箱:hyylawyer202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