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敦煌大片里,骆驼红绿灯成了新晋网红打卡点
我,张骞,前大汉外交大使,此刻站在鸣沙山上,蜿蜒几公里的骆驼群和远处的 “骆驼红绿灯”,懵啦。
当年带着一百多号人出使西域,那阵仗已经是顶配了。
谁料两千年后的今天,这沙漠里的骆驼比当年长安城的人还多!
与此同时,旁边飘来一个熟悉的身影。
玄奘法师。
他望着眼前蜿蜒几公里的骆驼大队,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借问一下,这取经路何时修了八车道?”
“法师,这是国庆黄金周,常态,常态。”
我苦笑着指了指前方的“骆驼红绿灯”,“看见没,现在骑骆驼都得遵守交通规则了。”
这届丝路,比长安城还堵
“西出阳关无故人?”一位刚从骆驼背上下来的游客擦了擦汗,“阳关外全是人从众!”
鸣沙山的沙子要是会说话,估计都在喊“挤不动了”。
曾经的死亡之海,如今变成了大型露天骆驼停车场。
来自杭州的小王举着自拍杆直播:“家人们谁懂啊,骑骆驼还要排队取号!前面还有238位,这比我昨天在海底捞排得还久!”
当地的骆驼们估计在开晨会:“今天又是走两万步起,下班前记得刷步数捐沙漠植树啊。”
别说玄奘法师了,就连我这个见过世面的外交官都被这阵仗吓到。要知道当年我出使西域,差点回不来。
现在倒好,从西安到敦煌,高铁三小时,飞机两刻钟,早上肉夹馍,晚上羊肉串,丝路游比上下班还方便。
假如古人玩转朋友圈
张骞的朋友圈:
“重回西域,这里的骆驼都堵成地铁早高峰了!另外,这个叫‘手机’的板砖真厉害,扫一下就付钱,比当年带那么多丝绸方便多了。就是沙漠信号不太好,视频卡在半路了。”
玄奘的朋友圈:
“取经路变成网红打卡地,心情复杂。不过发现这里的月牙泉自拍确实出片,就是人太多,找不到角度。PS:谁有景区VIP通道的联系方式?在线等,挺急的。”
王维的朋友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都得排队!现在的阳关遗址门口奶茶店都开三家了!另外,我那句‘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不是该改成‘西出阳关皆网红’?”
古今丝路生存指南
当年我们怎么走:
通关文牒要齐全,少一个章可能就回不来了
随身带够丝绸,那可是硬通货
学会看星星认路,GPS是不存在的
遇上沙尘暴?自求多福吧
现在你们怎么玩:
手机提前预约,手慢无
轻装上阵,带上充电宝就行
跟着导航走,绝对丢不了
遇上沙尘暴?正好发个朋友圈:“今日黄沙限定妆容”
为什么我们都在敦煌挤?
你说为啥明知人多还要来?
或许是因为,在骆驼背上摇晃的瞬间,仿佛真的触摸到了历史。
虽然此起彼伏的“让一让”打破了沙漠的寂静,虽然相机咔嚓声取代了驼铃叮当,但当夕阳给整片沙漠镀上金色,当万人星空演唱会的歌声在夜空回荡,你会明白——
这不再是那条充满险阻的征途,而是一个民族用欢笑重新书写的丝路故事。
我的随从凑过来:“大人,咱们还去月牙泉吗?”
我看着前方望不到头的人和骆驼,叹了口气:“改签吧,改成夜场。听说晚上的星空演唱会不错,还能避开高温。”
玄奘法师已经打开了共享单车:“贫僧先走一步,取经要紧——取今天的景区限量版冰淇淋!”
此时,鸣沙山上回荡着这个时代最动人的交响乐:骆驼的脚步声、游客的欢笑声、相机的快门声,还有外卖小哥的:“谁的敦煌酿皮到了?趁热吃!”
这盛世,如我们所愿,热闹非凡。